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联盟故事>莫扎特:他就是音乐
内容
莫扎特:他就是音乐

他为音乐而生,为音乐而死,他就是音乐


《魔笛》夜后咏叹调 “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 





莫扎特及其音乐创作

莫扎特的创作,是18世纪欧洲音乐文化各方面成就的光辉总结。他通过音乐挖掘人的内心,他的音乐指向纯洁的心灵,而非复杂的思考。 



一、莫扎特的历史地位 

当18世纪中期的欧洲音乐文化走入古典主义时期时,音乐历史的发展中需要一位天赋异秉、技艺精湛、思维独特,既会总结前人经验又会开拓创新的全能作曲家来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进程发展创新后以一个全新的高度为浪漫主义时期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个人就是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简称W.A.Mozart)1756年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一个宫廷乐师家庭。莫扎特一生只活了35岁,可是,他对音乐的贡献以其极高的影响力已经由短短的35年传承了250年,这种延续会更久,甚至是永远。音乐围绕他一生,他将音乐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他为音乐痴狂一生,源源不断的灵感从他的笔尖幻化成美丽的音符;他还是个胎儿时就已深受音乐的洗礼,在一个素养良好的音乐之家呱呱坠地,临终还看着满床未完成的《安魂曲》手稿不甘的咽气;他为音乐而生,为音乐而死,他留下的音乐财富,个个是杰作,首首是经典。无可争议的,莫扎特就是音乐。 

古尔达演奏莫扎特奏鸣曲集《c小调幻想曲》K.475



他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杰出代表人物,因主要创作在维也纳完成,故又与海顿、贝多芬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莫扎特的创作在古典主义时期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作品涉及所有音乐体裁。师从于被他尊称为“爸爸”的海顿,影响了被他称为拥有震惊世界才华的贝多芬。比如,在交响曲及四重奏作品方面,莫扎特都受益于海顿,又在配器手法的完善上进行了很大的发展,并且为贝多芬在交响曲领域进行革命性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莫扎特至今仍然是我们所知道的最伟大的钢琴协奏曲作曲家,号称“钢琴协奏曲之王”,莫扎特把这种高难度的音乐体裁发挥到了极致,他一生创作27部钢琴协奏曲,其中被称为杰作的数量之多是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作曲家可以与之比拟的,在钢琴协奏曲创作上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甚至已经超过了他自己的优秀交响曲作品。 

他是公认的、极其罕见的音乐神童。3岁起就对音乐展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他拥有音乐家们梦寐以求的“会记忆”的耳朵;5岁时作曲的第一首作品便是难度极高的钢琴协奏曲,所以在他还不会写字的时候就已经会作曲,让他颇有音乐才华的父亲瞠目结舌;6岁时从未学过小提琴的莫扎特第一次演奏小提琴就是以第二小提琴的身份参加父亲与好友合作的三重奏,使其父开始高度重视并挖掘他的音乐天赋;他在欧洲的萨尔茨堡、维也纳、布拉格、伦敦、那不勒斯等地多次举办音乐会,广泛接触各种音乐风格,结合他独特的创造力以及对音乐极其认真地态度,使他的创作几乎一直处于巅峰状态。很多伟大的音乐家都是秉承天赋,但少有神童日后能成为成熟的音乐大师,莫扎特可以在诸多神童中技高一筹的关键是他从内心深处对作曲的欲望,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音乐灵性。因为有源源不断地作曲欲望,加上技巧的纯熟以及经验的积累,莫扎特从“神童”顺利成长为“天才”,他没有被淹没在新人辈出的乐坛里,而是成为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音乐大师。 



他是音乐史上唯一一位名副其实被冠以天才头衔的作曲家,无人出其左右。莫扎特在12岁的时候就非常理性的明确了不让技巧妨碍创作思想流畅的定位,要把注意力放在音乐上而不是演奏上;他往往是到了演出时还没有把谱子写出来,但是他却可以精彩的与乐队配合完成演奏;他拥有一对过“听”不忘的耳朵,任何作品他只要听一遍就可以完全没有差错的记录下来,正式这个突出的器官赐予了莫扎特超人的音乐才华。与他同时代的很多作曲家,即使对他充满妒意、表现出不满,也无不为他独特的和弦使用以及超前的音乐创作思路所折服,不得不承认在音乐上,他们与莫扎特完全没有比较的必要,因为上帝赋予了莫扎特也许是人类最纯洁、最完美的天赋。当代泰斗级钢琴大师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曾表示他到晚年弹奏莫扎特的作品时才体会到舒曼所说的莫扎特的音乐其实是“带泪的微笑”。的确如此,人生的不幸贯穿了莫扎特的一生,但是音乐却依然微笑,只有天才才能把这份常人无法承受的悲哀含蓄的隐藏在音符的深处,待到演绎者经过毕生的磨炼,暮年将至时才体味到那份35年间饱含的忧伤,才似乎刚刚触及到天才的一个小手指。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莫扎特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实际上,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注:([德]费里克斯•胡赫著,高中甫译《莫扎特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可见他能够非常理性的面对自己的天赋,这也是他的天赋得以发挥到极致的重要要素。 

他是一位多产且作品质量极高的作曲家。至1791年去世时,在其短短35岁的人生中,莫扎特留下了600多部作品。他的作品涉及领域极广,囊括了几乎所有音乐体裁;流行范围极大,上至王公贵族甚至皇帝,下至乞丐无不对他的作品推崇备至。流传时间极长,直到今天仍然在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且引发大批音乐家及音乐爱好者的争相研究;影响力极大,他不但深刻影响了250年音乐的发展,就算在当代,“莫扎特效应”注:(“莫扎特效应”指“莫扎特的音乐可以作为胎教音乐,可以提高孩子智商”。) 这个新兴名词所代表的实验结果已经成为专家对人类生理心理方面研究的一个热门的方向。 

他是音乐史上第一位自由作曲家。在莫扎特之前,所有的音乐家都无一例外的终身有自己的“保护人”。保护人给音乐家用自己的音乐才能换取面包的机会,为自己服务。保护人是贵族或者主教,莫扎特的保护人就是萨尔茨堡大主教科罗瑞多,由于这位大主教千方百计地刁难莫扎特,阻断他的创作机会,无法忍受的莫扎特最终与主教关系破裂,递交了辞呈,成为了自由作曲家第一人。这种前无古人的做法在莫扎特所处的年代是很难想象的,没有了保护人也就意味着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这也是莫扎特一直都生活的很穷困的原因之一。不过我认为从音乐发展角度来说,莫扎特开了此先河,却大大促进了音乐创作个性的发展和大量优秀作品的诞生,没有了保护人的束缚,作曲家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运用极大的构思空间来创作作品,涉及体裁更为广泛,甚至可以对体裁风格等有所创新和拓展;同时生活的窘迫也会迫使他们必须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来换取自己的面包,不过作品必须优秀,否则将没有人愿意给他们面包。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莫扎特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不愿受到束缚的独特音乐家性格。 

莫扎特在音乐史上的崇高地位无可争议,他那天赋异禀的才华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惜他也没有躲过“天妒英才”的宿命,他的悲苦一生就在本应刚刚开始辉煌的年龄而终结了,埋葬在冰天雪地的无名公墓,早已不知何处,让无数对他崇敬的后人欲祭无处。或许是上帝使他远离了尘世,不理会世俗的喧嚣,他本就是一个天使,一个为加快音乐发展脚步而降临的天使,没有人可以代替他在音乐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后人心中,他一直都是不朽的神话。 



二、莫扎特音乐艺术创作的成就 

1、海顿对莫扎特创作的评价和影响以及我的观点。 

被誉为“交响曲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的海顿,曾经对着利奥波德(莫扎特的父亲)说:“请上帝作证,并以我的名誉担保,在我所认识的或者听说过的作曲家中间,你的儿子是最伟大、最出类拔萃的一个。他的趣味高雅,在作曲法上有着精深的造诣。”注:(秦子超、白楠《上帝派来的音乐使者莫扎特》,新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海顿对于莫扎特的评价是很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的,莫扎特一生与音乐为伴,一生崇拜他的导师海顿,并亲切地尊称他为“爸爸”。他在1785年将一套由6首弦乐四重奏组成的作品题名为《海顿四重奏》献给海顿,以感谢教会他写作弦乐四重奏的“爸爸”。可见海顿对于莫扎特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渗透到了莫扎特的交响曲和四重奏的创作中了。 

师从海顿,使莫扎特的交响曲和四重奏的创作发展得到了很大的促进,并使莫扎特的这类作品同海顿一脉相承,尤其是在交响曲方面,莫扎特从小规模的乐队组合发展扩大到包含了丰富的色彩性、和声性以及大量乐器共同演绎的体裁,他日趋丰富并完善了交响曲的配器手法,使得其作品已经远远比海顿的同类优秀作品更加成熟。 

海顿在莫扎特死后的18年间,对莫扎特的最后几部交响曲总谱进行极其深入的研究,却没有很大的收获,他临终前说:“我只是到了晚年才学会如何发挥管乐的作用,可是我还来不及运用这些知识就得进坟墓了。”注:(同上,第136页。)这一观点深刻的说明了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具有极大的革新性和超前性,其实这种特性也是贯穿莫扎特一生作品的重要线索。我一直都觉得莫扎特像是一个大胆的革新派,他精通作曲技法,精通就会有发展,莫扎特善于并敢于运用在大量在当时看来新鲜、独特、色彩性极强的和声语汇;他善于发现并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并为每一种乐器都创作了独奏或者协奏作品,即使是自己讨厌的长笛和竖琴也为它们写了协奏曲;他更善于发现音乐声部的张力对于气势烘托的作用。莫扎特的管弦乐配器法具有华丽细腻的特色,不仅深得音乐专家们的追捧,受到我们这些音乐研究者的喜爱,更得到普通听众的青睐。我总在想,如果他可以多活几十年,那么他可以使完善的配器手法融入作品的方法成熟化,或许在交响曲的创作上他会先于贝多芬对乐坛进行一番翻天覆地的改革。 



2、爱因斯坦对莫扎特的总结和所受影响以及我的观点。 

世界公认的研究“伟大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专家A.I.Miller曾发表过《天才(指爱因斯坦)从他人的音乐中找到灵感》注:( [英]米勒《A Genius Finds Inspiration in the Music of Another》,,2006年1月31日。)一文,文中说到:“爱因斯坦着迷于莫扎特,他感到他和莫扎特之间的创作过程有某种相似性,有如他们的历史。爱因斯坦曾说:‘贝多芬发展了他的音乐,但莫扎特的音乐是如此纯净,好象早已存在于宇宙当中,等待主人去发现。’”爱因斯坦这句看上去很普通的话,却对莫扎特音乐创作做了高度的评价。 

爱因斯坦对现代物理领域的作用同莫扎特对音乐作曲领域的作用极其相似,一位是举世闻名的伟大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一位是家喻户晓的伟大作曲家、演奏家,拥有相似的经历,拥有相似的创作创造背景,甚至都被尊称为各自领域的“天才”,这也是爱因斯坦为什么总是认为自己和莫扎特很相似的原因。爱因斯坦自小学习小提琴,在音乐方面也算颇有研究,但他领悟到莫扎特的创作境界并不是通过对音乐的研究,而是在对科学领域的研究达到顶峰之后,科学和音乐本就不是在一个标尺下进行衡量的领域,因为它们从各个方面都没有可比性,但爱因斯坦的感悟让我不禁顿悟“所有的领域,研究到达最高境界时都是相通的”,从这一角度来说,可见莫扎特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已经不亚于爱因斯坦在科学领域的成就了。 

我初次接触莫扎特的作品时,首先被其旋律美妙迷人的魅力所吸引,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使我可以直观的感受到音乐的轻松愉悦,通俗的说就是“好听”,这也是从最浅显的角度来说莫扎特会特别受到各种人群欢迎的原因,所以爱因斯坦会说“他的音乐是如此的纯净”。 

更深一层次的去看待莫扎特的创作,正应证了爱因斯坦说的“好象早已存在于宇宙当中”,细看莫扎特的作品其实还是注重“动人心弦”这四个字,并不纯是“旋律优美”,换言之是内外兼修、内大过外,只是一般的欣赏者不太会发现这个关键,莫扎特的作品让我联想到17-18世纪兴起的巴洛克式建筑,外形注重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追求自由、动态,不论莫扎特的创作理念是否受这种在他同时代兴起的建筑的影响,但这种建筑的特点却与他的作品的形象不期而遇。我第一次看到了巴洛克式的建筑被其外形华丽的装饰所吸引全部注意力,而忽视了建筑内部的布局,对待莫扎特的作品亦是如此,我们只是醉心于优美的旋律,而不会去关注音乐的内在结构,其实莫扎特的音乐内在结构布局非常严谨,和声配置独特,音乐语汇丰富多彩,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正如巴洛克式建筑内部的空灵感,好似那种接近天堂的真实感,与爱因斯坦“早已存在于宇宙当中”的观点又一次不谋而合,莫扎特的音乐仿佛有来自天堂的纯洁,又有好似来自宇宙的神秘与不可思议。 

莫扎特的一生多病而困苦,为什么他的作品却很少给别人感觉悲苦呢?我认为他其实是不愿意把这种悲伤的痛苦带入到他的音乐里去的,即便他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将结束时,也依然会说:“我的舌头已经尝到了死的滋味,我的创作还是乐观的。”注:(蔡觉民《中外音乐鉴赏》,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在他看来每一首作品都需要精益求精,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在他的孩子不断的夭折给他带来的悲痛和极度忧伤下,莫扎特竟然可以在两个月内完成他最伟大的3部交响曲,也就是最后三部交响曲,即《降E大调第39交响曲》、《g小调第40交响曲》以及《C大调第41交响曲(朱庇特)》。莫扎特这位天生对音乐抱着执着、认真、严谨、纯粹的态度的作曲家,他的悲伤情感被隐藏在了作品之内,只有遇到同他有共鸣的人才会感悟出那份刻骨铭心的却有又看似无比淡薄的悲伤,爱因斯坦就是其中一位,才会发出感悟“等待主人去发现”,所谓的主人其实也就是志同道合,怀着相同的才华却又饱含相似经历的人,莫扎特写进作品中的不仅仅是音符,更写进了渴望得到能够明白他作品内涵的人的理解,他平常为人谦虚,平易近人,但是对音乐的态度却十分直率,对演绎自己作品的演员或者演奏者的要求都非常高,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其实也是他渴望能够遇到知音的一种寄托。 

无论是海顿还是爱因斯坦,都从不同角度肯定了莫扎特的才华:即拥有无与伦比的天赋、精湛的技巧、非凡的创造力以及独特的想象力。这些都是作为一位与众不同的作曲家所具备的极其优越的条件,这些条件都对莫扎特的每一部作品的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上莫扎特可以理性的认识自己的“天才”,能够借鉴前人经验,最终在音乐史上以其作品最容易了解却又最难理解的独特风格创造出了一个传奇的神话。 



三、对莫扎特歌剧《魔笛》的认识 

说到莫扎特,就绝对不能不说他的歌剧创作。在莫扎特的一生中,他对自己的定位一直都非常明确,从未动摇过,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歌剧作曲家,其次才是一个器乐(管弦乐)作曲家。莫扎特的一生始终把歌剧的创作放在首位,可见歌剧在他心中的地位是其他音乐体裁都无法比拟的。莫扎特一生创作了22部歌剧,体裁涉及意大利正歌剧、意大利喜歌剧以及德国歌唱剧。他从12岁创作第一部歌剧《第一条戒律的责任》(K.35)到35岁创作的最后一部《魔笛》(K.620)的创作过程中,注重歌剧的创作基于现实生活为基础,这也是他对歌剧发展进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贡献。莫扎特对意大利喜歌剧的创作特别感兴趣,其中以我们耳熟能详的《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最为著名,莫扎特在意大利的经历使他的歌剧中饱含“歌剧之乡”意大利的风格精髓,他的歌剧作品基本都深受意大利喜歌剧的影响,但他一直都没有完成一部他心目中的德国歌剧。在他去世前两个月,他终于将意大利正歌剧、喜歌剧和德国歌唱剧完美结合出一部极其伟大的经典歌剧――《魔笛》。 

莫扎特为歌剧的现实性开辟了道路,《魔笛》则为德国民族歌剧奠定了基础。莫扎特之所以会在繁忙、身心俱疲等情况下接下这部歌剧,也正是他一直以来对创作本民族歌剧向往的最后的寄托。莫扎特的《魔笛》对于不景气的德国歌剧市场仿佛像打了一剂强心针,市场开始回温,并且逐步将德国歌剧推向高峰,《魔笛》的成功使脚本作家席卡奈德又写了一部脚本,这便是贝多芬所创作的歌剧《费岱里奥》的脚本。同时又为卡尔•马利亚•冯•韦伯、理查德•瓦格纳以及理查德•施特劳斯的德国歌剧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基础的源头就是莫扎特的《魔笛》。纵观德国歌剧的发展,《魔笛》在德国歌剧的发展中确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魔笛》是莫扎特流传于世的最后一部也是最伟大的一部歌剧,即使是在疾病交加,精神处于极度绝望的境况下,却依然保持着很高的创作热情。首先因为莫扎特有“要完成一部真正的德国歌剧”的心愿,这也是他想要振兴德国歌剧的夙愿。他把这部歌剧当成实现了表现德意志民族的优秀品质以及纯洁感情的长期理想,身体里流着德意志民族血液的作曲家,怎么会在意大利歌剧成功时不把触角伸向德国歌剧呢?这就是优秀作曲家的民族情结……但凡优秀的作曲家所创作的作品中都会涉及本民族的音乐因素。其二,虽然说,这部取材于诗人维兰德童话集《金尼斯坦》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的歌剧,但实在被歌剧脚本改编者席卡奈德改的拙劣许多,童话里的人物都彻底被进行了大换血,好心的天使变成邪恶的“夜后”、萨拉斯特罗从狠心的术士变成了高贵的大祭司等等,不过侍从、女仆、神侍卫同时出现的安排却为莫扎特的合唱、重唱音乐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其三,这个歌剧脚本是一部体现了思想的剧本。莫扎特在28岁时加入了强调道德、慈善原则,以互助为宗旨的维也纳分会。莫扎特认同该会的宗旨,去帮助会员席卡奈德创作《魔笛》也成为他创作无法推卸的原因之一。这部歌剧绝对包含了表现真正的“爱”能够帮助“善”去感化“恶”的宽容思想。“3”这个数字不仅对于来说是一个神圣的数字,还始终贯穿在这部歌剧中,我们会发现3个女仆、3个侍从、3个神侍卫、3座神殿、3种考验等等这些有趣的“巧合”,那么这些思想与巧合无疑引起了当时维也纳观众的共鸣和喜爱。 

莫扎特《魔笛》(中文字幕)



《魔笛》在莫扎特看来就是启蒙运动,他以童话的形式象征性的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形态,,,并用“夜后”象征的封建势力最终必定要灭亡,而以“萨拉斯特罗”为象征的启蒙思想最终必定会胜利,在全剧最后一首萨拉斯特罗与诸神演唱的《太阳金色的光芒》中写进了“真理是不可战胜的,胜利终将属于最勇敢的人,美德和智慧将永放光芒”深刻的反映出了他的这一思想。 

《魔笛》又是一部多元化的歌剧,莫扎特的创作是超国界的,融入了十八世纪前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特有的音乐形式和戏剧表现手法,运用了大量民族和声语汇,丰富该剧的音乐表现力。它可以看成一部民族音乐剧,也是一部与德国歌剧传统紧密联系的伟大的神话歌剧。他是观察力及音乐嗅觉都极其敏锐的旋律大师,善于提取德奥民间音调,将其与意大利抒情风格融合,创造莫扎特式的、极富歌唱性、洋溢诗意的美妙旋律,这种旋律往往给人带来快乐。德国歌唱剧诙谐幽默的音乐化对白、喜歌剧的轻快幽默的音乐风格以及正歌剧的故事题材成了该剧的最大看点,音乐将神秘、神圣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色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其内在的戏剧感染力一下子就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还注意到用德语写歌剧,在莫扎特时代需要相当的勇气,因为当时在整个欧洲的上层社会,歌剧只能用意大利语唱,然而《魔笛》却打破了这一定律,在生动的旋律带动下,古板的德语也变得活泼轻松,成为这部歌剧最具特色的部分。德语这种属于莫扎特民族的语言,他自是再了解不过了,语言在音乐中的安排和意大利语相大不相同,莫扎特对德语的熟悉、对意大利语的精通,对他写作歌剧更是如虎添翼,所以从他的全部歌剧作品中很难找出违背语调的重音错误。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的适合曲风不同,对于深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的莫扎特来说需要花点心思,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到这位天才,他没有被相悖的方面所阻碍,而是把它们有机的融合,这就是创新,这才能达到前无古人的效果,这就是莫扎特在音乐历史上所起到的至关作用,尽管这是距离他离世不到2个月了。即便如此,创作完成后莫扎特似乎对这部歌剧是情有独钟,虽然莫扎特认为这部歌剧内容实在很荒唐,但是我认为他对自己的音乐创作是满意的、是陶醉的,所以他亲自指挥了该剧的首演,并爱不释手的又指挥了第二场,毕竟这部歌剧的成功实现了他想要振兴德国歌剧的梦想。 

《魔笛》是最能体现莫扎特歌剧造诣的歌剧。歌剧序曲采用奏鸣曲式,全剧统一从降E这个音开始,让人感觉光明、美好。序曲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三个强有力的和弦加强了序曲的预示和渲染戏剧氛围的作用,并代表萨拉斯特罗神圣威严的形象。快板部分活泼、明快的第一主题,先由小提琴演奏,其他乐器交相辉映,仿佛让我置身童话般的世界。莫扎特善于用不同的音乐塑造不同的人物,这部歌剧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来体现人物性格,我正是受这些经典唱段的影响才关注这部歌剧的,其中以帕米娜与帕帕吉诺重唱的《那些感受到爱情的男人》、男中音帕帕吉诺演唱的《我是一个快乐的捕鸟人》及女高音夜后演唱的《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最为显著。《那些感受到爱情的男人》体现出莫扎特把重唱形式作为戏剧性冲突至高潮的重要手段,紧凑的重唱尤如歌唱的说话,会使自己莫名的激动,与剧中人物同喜同悲,完全置身剧中。《我是一个快乐的捕鸟人》以民谣为基础,灵活、轻快的演唱让我对捕鸟人帕帕吉诺快乐的天性一目了然。夜后的咏叹调基本都是以标准的意大利正歌剧基调为主,其中《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是一首极其华丽且需要高超技巧及高超表现力演唱的花腔咏叹调,我一直对这首咏叹调叹为观止,百听不厌,在小字二组这极高的音域上运用华彩般的花腔不断重复刻画出夜后狂怒的心情,同时也讽刺了夜后狭隘的心胸,但也流露出母亲对儿女的疼爱之情,每听一遍我都会直观的感受到夜后的恨、狠以及自私。该作绝对是花腔作品中屈指可数的经典之作,甚至被改编引用到当今各种电影、电视配乐等,流行度在古典音乐作品中相当高。最近几次观看《魔笛》,我突然发现夜后这一角色的难度并不仅仅体现在众所瞩目的高难度演唱上,还体现在这一人物的前后性格对比,从满腔充满复仇火焰到被萨拉斯特罗感化,中间的转变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演员的塑造也就需要循序渐进,如果拿捏不当,就会过于突然,造成这一角色的失败,相信莫扎特为这个角色写唱段的时候也希望大笔墨塑造一个因为爱的感化而由恶到善的现实形象,最后公演的实际证明莫扎特做到了。除了歌剧演员,乐队的分配上莫扎特也是下足了功夫,他不仅自如的运用管弦乐队表现作品的象征意义,还运用排钟这种少见的乐器,可见他对于乐器的精通早已不局限在管弦乐队的乐器上,值得一提的是莫扎特运用中音单簧管在大祭司出场时的宗教仪式里,因为这种乐器音色低沉常用于宗教仪式中。莫扎特就是这样对于各种乐器的使用都是有理有据,所以才会形象逼真,受到欢迎。莫扎特对于任何音乐创作就是一直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才能够在稳定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发展。 

《魔笛》将莫扎特的音乐创作推向了顶峰。从这部歌剧中能够看到身处18世纪的莫扎特深受巴洛克风格的影响,这不仅仅体现在上文中我所阐述爱因斯坦评价莫扎特音乐时说的“巴洛克式建筑”,从《魔笛》中更可以看出莫扎特追求18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均衡以及对位理念:王子代表了追求执着的真理,捕鸟人代表了追求物质的享受,大祭司用高尚情操感化了夜后的复仇之心。莫扎特追求的是这种和谐的均衡,只要有“爱”就可以感化一切“恶”的理想主义。 

《魔笛》的音乐引起了许多作曲家的兴趣。乐圣贝多芬为大提琴除了写了5首奏鸣曲外,还写了3首变奏曲,其中2曲的主题都取自《魔笛》的曲调,第1曲是根据第二幕第20曲帕帕吉诺所唱――《如果有个爱人该多好》作成的12段变奏,第二曲是根据第一幕第7曲帕米娜和帕帕吉诺的二重唱――《那些感受到爱情的男人》写成的7段变奏曲。被称为“吉他史上的贝多芬”的西班牙吉他作曲家费尔南多•索尔也根据第一幕第三场《帕帕吉诺的银铃》主题创作了《魔笛主题变奏曲》。这些名家都选用《魔笛》的主题作为基础,可见他们对于这部歌剧音乐创作上的认可和推崇。 

总体来说莫扎特为《魔笛》赋予了生命,他使音乐清晰明朗,让整部歌剧充满了丰富的活力及生命力。它带给很多人希望和勇气,正如曼弗雷德•瓦格纳在其著作《莫扎特――作品和生平》中所说:“莫扎特的歌剧《魔笛》最大的贡献是在于:无论是什么人,不管他来自哪里,经历如何,身份高低,都会产生一股冲动――行动起来吧!将理想变成现实!”注:( [奥]曼弗雷德•瓦格纳(著),付天海、傅琪(译)《莫扎特――作品和生平》,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页。)我们从未感受过那种革命的气息,但是这句“将理想变为现实”却十分适合激励现代年轻人积极向上。莫扎特并不会预见自己这部作品为后世带来了什么,但无可争议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魔笛》,只要通过这部歌剧,找到自己心中所关注的那个角度,并且有所收获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 

综上所述,我认为莫扎特的创作,是十八世纪欧洲音乐文化各方面成就的光辉总结。他通过写作音乐的自然优势,改变了歌剧、交响曲、钢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奏鸣曲以及其他许多体裁的创作方向。它们反映了当时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美好生活及光明未来的追求。莫扎特通过音乐挖掘人的内心,寻找共鸣,他的音乐指向纯洁的心灵,而非复杂的思考。 

第一次真正思考莫扎特,是我16岁时在电视上看到专题记录片《音乐神童莫扎特》后,旁白朗读的神学泰斗卡尔•巴特对莫扎特的评价使我至今难以忘却“莫扎特的音乐不同于巴赫,他不是福音;也有别于贝多芬,他不是生活理解。他的音乐并不宣讲学说,更不是表现自我。”他不为人间传递宗教的理念,他也不为大众传递生活的哲理,他只是把自己当成了一种乐器,直白的让人去谛听显而易见的东西。莫扎特的音乐就是这活生生的世界,看似欢乐、朴素、自然的笑脸下,凝结忧郁、悲情、忧郁和悲凉的气质才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写照。他把那些缩影非刻意的带入了音乐中,也带入了他毕生对音乐的执着中,不知不觉的,无论是谁只要说到音乐,眼前一定会浮现出那个浅黄色头发结成一个辫子的小个子,那才是一个真实的莫扎特。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