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联盟故事>【闲聊】你最爱的“献给爱丽丝”为啥这么不受学院派的待见?
内容
【闲聊】你最爱的“献给爱丽丝”为啥这么不受学院派的待见?






作者:木少原创   编辑:高小仟

如需转载,请联系木少小编。谢谢!



大多数人接触古典音乐大概都是从“致爱丽丝”开始的,或是被同好们安利了下载到歌单,或是在无数个酒店大堂不经意地被洗脑。作为一名上个世纪的琴童,那就更不用说了,“致爱丽丝”一定是经典必学曲目。


致爱丽丝”在中国地位到底有多高?    


小编听过一个最夸张的故事:一海外音乐高校的硕士毕业生,一次为父母演奏勃拉姆斯叙事曲,深情并茂,严肃却又不失热情,一曲奏毕,父母略皱眉头,小声说道:“这一顿弹,也不知道弹了什么,还不如弹个“致爱丽丝”呢...” 后面的事儿,小编就不多加描述了。




总之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致爱丽丝”。



 为什么“致爱丽丝”深受广大群众的热爱呢?      


美丽的传说


“致爱丽丝”的作者是贝多芬,没错,就是那个留有牛哄哄的九大交响曲传世的贝多芬。那“爱丽丝”是谁呢?或许是这首曲子的旋律过分美妙动人,各种各样的传说围绕着这首曲子的主人公。有相传说贝多芬有一位学生叫做特蕾莎,贝多芬作一曲“a小调巴加泰勒”,并且署名“致特蕾莎”以传心意。可后世在收录此曲的时候错把“特蕾莎”写成了“爱丽丝”,才有了今日的“致爱丽丝”


或许更该称呼“爱丽丝”为“特蕾莎”


也有故事说,爱丽丝是个一心为临死老人完成愿望的善良姑娘,贝多芬作此曲完成了老人的临终愿望,也把这首曲子署名给了爱丽丝。“致爱丽丝”写作于1810年,可直到作曲家去世四十年后(1867年)才被公诸于世。最真实的故事可能已经无法考证了,却也为本应平凡的小曲平添几分美丽的色彩。


清晰的创作


“致爱丽丝”拥有相对简单的作曲曲式,也拥有相对容易接受和记忆的旋律, 它的原名叫做《a小调巴加泰勒》(Bagatelle in a minor),Bagatelle在德语中是小玩意的意思,在音乐中简称为小乐曲。


“致爱丽丝”这首小乐曲的曲式是小回旋曲(ABACA)“小回旋曲式”?!是不是觉得好绕口,好无趣,好学术?来来,木少小编用一个故事来解释“小回旋曲式”。我们所熟悉的主旋律(咪瑞咪瑞咪西瑞兜啦)便是我们亲爱的女主角“爱丽丝”。女主自带主旋律背景(“A”)出门上街,遇到一只活泼呆萌的哈士奇(“B”),与小二哈嬉笑玩闹后,爱丽丝继续独自前行(“A”),不料没走几步,远远看见心仪的男生牵着另一个女孩的手在散步(“C”),不禁陷入无限忧愁,最后女主爱丽丝收拾好心情,重拾自我,继续踏上属于自己的旅程(“A”)。至此,ABACA全部完成。


 “爱丽丝姐姐是这样陪我玩的”


全曲主旋律以同样的形式出现了三次,辨识度高,旋律性强。整首曲子,曲式听起来清晰明朗,右手旋律缓缓动人,左手伴奏简单沉稳。无论在手指技术还是音乐理论上来说,都是业余爱好者或是初学者的最佳选择。相对容易成功的学习过程,让音乐爱好者能有更大的信心与成就感。



 为什么“致爱丽丝”不受学院派师生的推崇呢?         


首先,简单和浅显一定不是专业学生和老师不推崇“致爱丽丝”的绝对理由。木少小编的专业老师曾无数次说过:“没有任何一首乐曲是没有价值的。” “致爱丽丝”给无数琴童和爱好者带去的愉悦感是不可被抹灭的。



木少小编的个人观点:


从专业音乐学生的角度来说,致爱丽丝的技术难度大致相当于车尔尼练习曲作品849的初级程度。因过于简单的技术和不停重复的单线条旋律,专业的小伙伴们并不太喜欢弹奏如此缺乏挑战性的作品。


并且“致爱丽丝”没有专业学生可以学习的东西。 经过多年的音乐专业理论和历史的学习,专业的学生们更愿意学习结构复杂的,声部层次更丰富的曲式,比如巴赫、贝多芬、肖斯塔科维奇的赋格作品;亦或者是欣赏旋律激昂绵延,和声变化多样的风格,比如肖邦、勃拉姆斯、拉赫玛尼诺夫的奏鸣曲作品。



说的通俗一点,专业学生更喜欢剧情扑朔迷离,多条故事情节同步发展的曲子。用木少小编的拙劣比喻,“致爱丽丝”更像玛丽苏的偶像剧,而专业学生更喜欢挑战类似东野圭吾的悬疑小说,或是更倾向于去体会如余华笔下再细腻不过的情感。



结语


“致爱丽丝”是一首很适合音乐爱好者和初学者聆听及学习的作品,它就像一篇美丽而又易懂的序章,慢慢为我们推开古典音乐殿堂的大门;又或像一个唯美的童话故事,色彩斑斓,循循善诱,开启了我们对音乐的兴趣。虽然是小小的美,却不经意的成为了传世佳作。


谢谢阅读。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