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联盟故事>相约莫扎特
内容
相约莫扎特

莫扎特简介


莫扎特,1756年出生,4岁学钢琴,5岁作曲,6岁学小提琴,8岁创作一批奏鸣曲、交响曲,11岁创作第一部歌剧。他的父亲是宫廷乐队的副队长与作曲家。


1763年—1773年莫扎特随父亲旅行演出,十分艰辛,但获巨大成功。在英国认识巴赫,熏染贵族上流社会的风尚礼仪和华丽的艺术风格,养成了清高自傲,蔑视权贵的性格。


1774年—1781年萨尔茨堡时期。服侍亲王大主教,对卑微的奴仆地位不满,与大主教不和。


1777年随母亲外出旅行演出两年。作品内容上受狂飙运动影响。


1781年—1791年维也纳时期。大主教不乐见他出游,规定他作品要为宗教仪式而作。与大主教决裂,独立发展。


1782年结婚,生活困苦,与海顿结下深厚友谊。


1784年加入,其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对他产生影响。对巴赫的复调技法学习研究。


1791年因病英年早逝。


《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版本推荐:

郎朗及其恩师巴伦博伊姆演奏的版本

 

奏鸣曲(原意是发出声响):

奏鸣曲是多乐章的器乐套曲,又称奏鸣曲套曲。由3、4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用1件乐器独奏或1件乐器与钢琴合奏。分为钢琴奏鸣曲和小提琴奏鸣曲。

 

双钢琴演奏的特点:

双钢琴演奏需要演奏的二人默契合作,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帮衬。双钢琴是两架钢琴分声部进行演奏,突出伴奏的效果,音色更为丰富,旋律与情感更有层次感。

 

创作背景:

《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是莫扎特为了维也纳一个朋友家里举行的私人音乐会而准备的。这位朋友的女儿约瑟华正好是莫扎特的学生。据称莫扎特在教授约瑟华钢琴期间,两人产生过一段隐蔽的爱情。这部作品正是莫扎特为了与约瑟华一同演奏而精心准备的。在当天音乐会后,莫扎特对其父亲说:“我们十分成功地一起演奏了这部新的奏鸣曲。”


《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 )》于1781 年11 月23 日创作于维也纳。在创作这首奏鸣曲的前几年时间里,莫扎特过着颠簸流离的生活。丧母的悲痛和与一直欺压凌辱他的大主教的决裂,使他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这段时期是莫扎特思想和生活上的转折点,他经历了人生的巨大悲痛与变故,尝尽了世态炎凉的滋味。但是我们在这部作品中听不到一丝苦痛和阴暗的声音,我们听到的都是阳光般的温暖和深沉优美的旋律。

 

莫扎特效应:

莫扎特的作品大多纯净、新鲜、明亮、节奏稳定,符合人体内部特有的生理规律,这种特征能够激发欢快、愉悦等正性情绪,这种正性情绪反过来又能促进认知加工水平的提高。本曲是具有莫扎特效应的典型代表。

 

本曲特点:

节奏上富有变化性,音色饱满丰富,乐章旋律更有张力。

 

各乐章简介与分享人感受:

第一乐章,抖擞的快板,奏鸣曲式。

第一主题由两架钢琴的强力度齐奏开始,之后主题旋律由两个个性鲜明的对比材料构成,经过一串辉煌的连接性音符之后结束,具有柔美而抒情的特征。之后两架钢琴分别在不同的声部进行模仿,有一种无穷无尽,连绵不断的感觉。后部分的音乐具有互为对答的特征。该乐章最后在双钢琴低声部八度的强调下而结束。


这一乐章令人联想到“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的春天欣欣向荣的美好意境。


第二乐章,行板,奏鸣曲式。优美、典雅。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以上是周邦彦的一首词,我觉得和这个乐章的氛围非常契合。在雨过天晴的暖暖的午后,词人摇着小舟在湖面,累了就小憩一会儿,闲适淡雅。荷叶在微风中摇曳,荷花清润圆正。而后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有淡淡的忧愁,却像音乐一样哀而不伤。


第三乐章,很快的快板,无展开的奏鸣曲式。

富有童年的情趣,旋律活泼跳跃。令我联想到猫和老鼠中的片段,杰瑞和穿尿布的baby鼠一起在冰上跳舞,最后汤姆也加入进来,幽默风趣。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这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一个诗句,意思是:“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若是把这句诗和第三乐章联系起来,我感觉可以将整个章节的格局拓展开来,如沐春风的舒畅,这就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甜蜜温馨的小空间,而是可以触摸云间的柔软,自由翱翔的轻盈。同时,王勃与莫扎特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也是相似的,王勃自幼聪敏好学,被称为“神童”,却遭遇两次贬谪,最后英年早逝。


最后分享一首同样能够带给大家快乐心情的现代曲子《晴天的周末在去学校补课的路上遇见了喜欢的人》,今天早上在欣赏这首双钢琴奏鸣曲偶然发现,同样的欢快。


《第一圆号协奏曲》


推荐版本:

内维尔·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的版本

冯·卡拉扬指挥版本

 

协奏曲(原意是两种因素既竞争又协作的意思):

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圆号(法国号):



音色具有铜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带有哀愁和诗意,在铜管和木管乐器之间起到媒介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圆号在演奏这首乐曲时运用了大量的技巧,包括唇震动发音,快速吐音和阻塞音等。以当时采用的自然圆号来讲,都是相当艰难的演奏技巧。

 

创作背景:

莫扎特共写过4首圆号协奏曲,都是为他的朋友伊格纳茨·约瑟夫·洛特格布写的,洛特格布原本是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队杰出的圆号手,是莫扎特家的老朋友,后来移居维也纳,只靠演奏圆号难以维持生活,莫扎特父亲帮助他开了一个奶酪铺子,来支持他的圆号演奏事业。后来随着岁月的洗礼,莫扎特步入了创作成熟期。音乐更加甜美而且情绪明朗,四支圆号协奏曲都是同类作品中的出类拔萃者。

 

各乐章简介和分享人感受:

第一乐章,管弦乐组引领了丰富的变化,仿佛是自顾自的进行中,同时负责“打开”木讷的圆号主题,相同的主题呈现快慢的呼应。管弦乐和圆号在不断的变奏里追逐,共同维护一个协调而优美的旋律发展。在这个轻快而多变的乐章里,揭示着坦诚和美好的可能。


第二乐章的两者,已经变的十分融洽了,主题被顺畅的衔接起来,一唱一和的方式让人感觉不到悬殊的起伏,达成舒适的听感。


两个乐章如此安排,也有其合理性。听者可以在作品里收获这样一种体会:好的友谊,需要彼此互相照应。


莫扎特其他三首圆号协奏曲也是轻松明亮、欢快协调的。同时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也是非常动人,大家可以去聆听一下。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足以表达聆听完这首曲的感受。


《安魂曲》


版本推荐:

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维也纳合唱团版本。

伯恩斯坦指挥,巴伐利亚合唱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演奏版本。这个版本是伯恩斯坦老人为了纪念亡妻而特别录制的版本,哀伤而动人。与卡拉扬版本对比人声部分更加清晰,能给人直观的震撼,而卡拉扬版本的人声则像是从冥冥中出现,十分神秘。

 

安魂曲:

。原为悼念亡者的弥撒曲。弥撒又称为感恩祭献。,、最隆重的祈祷方式;弥撒是为纪念和重演所举行的最后晚餐。在最后晚餐时,把自己当作祭品献给天主圣父,为所有罪人作赎价。他拿起饼时说:“这是我的身体,将为你们而牺牲。”最后晚餐时,吩咐他的门徒们日后要这样做来纪念他。因此,世世代代以来,教会都这样做来纪念。在每一次的弥撒中,所有参加的信徒们都会把自己的心愿和需要都藉着祭台上的一起献给天主圣父,祈求圣父藉着十字架的牺牲而宽恕罪过、赏赐所需的一切东西。

 

创作背景:

1791年莫扎特与妻子康斯坦采一起到布拉格参加自己的歌剧《狄托的仁慈》的演出,所有的神秘故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动身到布拉格前的某一天夜晚有位使者造访了莫扎特家,他约莫扎特为匿名的委托人创作一部《安魂曲》,并先付了一半酬金,这位信使穿一件黑色的斗篷,使莫扎特顿生莫明的反感,而8月底莫扎特夫妇回到维也纳之后,信使再次出现催逼莫扎特交稿。


现在这位“黑衣人”(这又是出自好事者的臆造,因为黑色斗篷更接近地狱使者的打扮)的身份已经昭然若揭,他叫莱特杰普,全权代表弗兰茨·冯·瓦尔泽格伯爵,伯爵据说颇通音律且喜欢附庸风雅,常常出钱购买别人作品然后填上自己的名字以图流芳百世,1791年2月伯爵夫人不幸去世,悲痛之余伯爵想到应当有一部作品在亡妻一周年时演出,于是他如法炮制请邻居或者仆人莱特杰普跑腿向莫扎特约稿,不管怎样他总算如愿以偿地在历史上留下了姓名。


现在我们知道,如果没有这个虚伪的贵族拍脑袋的馊主意,莫扎特也许不会那么早早的死去。莫扎特当时的身体情况非常糟糕,病中的人容易产生宿命感或是许多健康人所不理解的怪念头,莫扎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那黑衣人就是索命的冥间使者,而《安魂曲》将是自己的临终绝笔。


莫扎特曾经询问过黑衣人他所代表的委托人到底是谁?莱特杰普警告莫扎特不要乱打听,因为那位委托人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这无法理解的解释令莫扎特更加敏感,于是他加倍相信这神秘的使者来自冥冥之中。

 

各乐章简介:

序曲(进堂咏)

《安魂曲》开始使用了阴郁的d小调,沉重的弦乐伴奏与暗淡的情绪象征了永恒的安息,然而我们还是能够从音乐中听到一些骚动不安,像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永恒死亡心存不甘。接着,合唱四部相继演唱起阴暗的安魂曲主题,后来女高音声起,情绪有了改变,显得庄重肃穆,歌颂死者生前的实际,送死者进入天堂。结尾处莫扎特脱离了原来的慢速,将速度提高到活泼的快板,合唱变成了壮丽的双重赋格曲。

 

第一乐章(慈悲经)

一开始营造了打动人心的气氛,抚慰治愈受伤的灵魂。男高音高亢激昂,对上帝充满了虔诚,发自内心一遍遍请上帝将怜悯赐给人间。

 

第二乐章(继叙咏)

审判日是西方宗教中,在人类毁灭的那日,对每个人进行审判。看是升入天堂还是投入硫磺火湖中灭亡。 在那些宿命的日子里人们是怀着多么矛盾的心情来设想着最后审判日的情形啊,因此《震怒之日》也就成为了作曲家们比试力量的战场。莫扎特使用了d小调,从头至尾保持了快板的速度,须知莫扎特是以何等恐惧与怅惘的心情来谱写这段他害怕的音乐的,在作曲家眼中最后审判之日就是灰飞烟灭的人生终点。

 

号角声起,气氛变得美妙的多了,在长号的伴奏下,人声唱起,振奋人心,驱散恐惧,给人以一线希望。

 

总的来说,《安魂曲》令人沉思,仿佛是一种自我救赎,在不断地回忆中斗争,叹息无奈之后,在不断叩问自我中涅槃重生,豁然开朗。是一种独特的宗教仪式配乐。



点击阅读即可试听音乐哦~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