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联盟故事>音乐神童莫扎特誉满全球,他的父亲功不可没,却为何父子关系紧张?!(父母进阶必读)
内容
音乐神童莫扎特誉满全球,他的父亲功不可没,却为何父子关系紧张?!(父母进阶必读)

我相信有颜有才的你

已经关注并置顶了我


提到音乐,奥地利音乐神童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峰。他不仅在音乐上天赋异禀,四岁时就显露出卓越的作曲才华,更可贵的是他不但作曲速度极快,而且创作的音乐作品水平极高。莫扎特的才华涉及音乐领域的方方面面,既是作曲家,又是键盘乐器演奏家、小提琴家、古提琴演奏家、指挥家等,是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

 

与他同时期的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弗朗茨·约瑟夫·海顿惊叹:“后代子孙在下个世纪将看不到这样的天才。”

法国著名文学家、音乐评论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则赞叹:“莫扎特的音乐,无论看起来如何,总是指向心灵,而非智力,并且始终在表达情感或激情,但绝无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

毫不夸张的说,莫扎特之所以年少成名、才华横溢,与发现他音乐天赋的伯乐,也就是他的亲生父亲,奥地利宫廷乐师、作曲家、小提琴家列奥波尔得·莫扎特(Leopold Mozart)密不可分。虽然老莫扎特在西方音乐史上没有得到过很高的声誉,但把儿子莫扎特从牙牙学语的稚童,培养成誉满全球的音乐大家,无疑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

 清朝康熙五十八年(西元1719年)11月14日,老莫扎特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奥格斯堡自由城市(今德国)。虽然他一手培养出了儿子莫扎特,但莫扎特成年后,父子间的关系却很紧张。莫扎特不仅背着父亲偷偷结了婚,甚至老莫扎特去世后,他都没去参加父亲的葬礼。为何老莫扎特费尽一生心力,培养出的天才儿子,最后却与自己处处作对,没能安享父慈子孝之福呢?

悦史君相信,有不少悦友应该有了孩子,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是倾尽所有,希望子女成才有出息。通过此文,悦史君希望,给诸位父母也提一个醒,在孩子的教育培养上,可以学老莫扎特的精华,但一些他漏掉的细节,还是趁着孩子尚幼,早点弥补起来。


小镇青年闯大城市 得子不易偶现奇迹


老莫扎特虽然在奥格斯堡这座普通城市长大,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谋得了一份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大公国萨尔斯堡宫廷乐师的工作。萨尔兹堡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一座大城市,人文气息浓厚,无疑比奥格斯堡条件要好得多。

清朝乾隆二十一年(西元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出生于萨尔兹堡,这个消息让人到中年的老莫扎特欣喜若狂。原来,加上莫扎特在内,老莫扎特已经先后生了7个孩子,但不幸的是,其中5个都过早地夭折了。在莫扎特之前,顽强活下来的,只有他的姐姐玛利亚·安娜·莫扎特( Maria Anna Mozart)。

 由此,老莫扎特对这个自己最小的孩子,倾注了能给予的所有的爱,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十足一个孩奴。

当时,在萨尔斯堡,老莫扎特是一位颇受人们尊敬的小提琴家、作曲家,他的妻子安娜·玛利亚·莫扎特,也热衷于音乐并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老莫扎特身边交往的朋友也都是从事音乐工作或音乐爱好者,家里的音乐气氛很足。虽然莫扎特还是个小娃娃,但老莫扎特非常有耐心,也很留意儿子平时的举动。

 

有一次,老莫扎特和一位朋友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岁的莫扎特,居然正聚精会神地趴在桌子上,往父亲平时用的五线谱纸上写东西。老莫扎特觉得很有意思,就问莫扎特:“宝宝,你在做什么啊?”没想到,莫扎特竟然一本正经地说:“爸爸,我在作曲,你能作曲我也要作曲。”听着莫扎特奶声奶气的声音,看着那张既严肃又充满稚气的小脸,老莫扎特和朋友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刚开始,他们粗看了一眼五线谱纸上,莫扎特留下的歪七扭八的音符,以为这只是小孩的胡写乱画。然而,当老莫扎特送走朋友,把儿子的那张五线谱纸拿起来,认真地看了一遍后,忽然兴奋地跳了起来,他冲着妻子安娜喊道:“亲爱的,你快来看!儿子在这上面写的曲子,是多么正确而有意义啊!”

老莫扎特意识到,儿子莫扎特有非凡的音乐天赋,他坚信儿子将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作曲家。从此,他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专门培养儿子莫扎特的音乐才能。


竭尽心血魔鬼训练 环欧表演初露锋芒


清朝乾隆二十五年(西元1760年),老莫扎特正式成为儿子的启蒙老师,教授4岁的莫扎特弹钢琴,并开始作曲。

为了让莫扎特能够迅速成长,老莫扎特绞尽脑汁、因材施教,每天都给儿子安排了严格的学习和训练时间,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莫扎特进行音乐训练。在他的精心培养下,莫扎特除了要学习复杂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能外,还要学习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等欧洲主流语言,以及文学和历史等课程。虽然年幼的莫扎特刚开始有点抵触,也会哇哇大哭,但他的学习速度非常惊人,甚至可以在半小时内学会一整首小步舞曲和三重奏。同时,莫扎特也慢慢融入到音乐里,普通小孩的童年乐趣,他已经不再感兴趣。

 

清朝乾隆二十七年(西元1762年),老莫扎特觉得儿子已经小有所成,决定把他介绍给更多的贵族和观众认识,就带着6岁的莫扎特,开始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巡回演出。他们先后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欧洲主要的城市,所到之处,那些贵族老爷富太太和普通观众,都震惊于莫扎特小小的年纪、惊人的才华,由此引发巨大的轰动,被称呼为“音乐神童”!而这次巡演,也让莫扎特对当时最先进的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器乐等体裁有了认识,还结识了J.C.巴赫、G.B.马蒂尼、G.B.萨马蒂尼等作曲家,并学习到了他们的作曲技术,对莫扎特日后创作体裁的广泛性和歌剧创作的兴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清朝乾隆三十五年(西元1770年)6月26日,在完成了一场完美的演出之后,罗马教皇克莱门特九世(Pope Clement IX)颁给莫扎特黄金马刺勋章,以骑士身份晋身贵族阶级,以表彰他音乐天份。两天后,这位年仅14岁的黄金马刺骑士莫扎特,颈上带着以红丝带系着的十字勋章,接受教皇的亲切接见。


光鲜背后苛刻考验 大主教易人不自在


莫扎特的成功,让做父亲的老莫扎特倍感自豪和欣慰。不过,在掌声、欢呼和荣誉的背后,是老莫扎特对儿子近乎苛刻的教导,和可怕的考验。

为了金钱与荣誉,老莫扎特要求年幼的儿子,无论旅途多么劳累,都要随时做好当众表演的准备,任何时间都可以上台演出。

同时,为了宣扬儿子是真正的音乐天才,老莫扎特要求儿子必须满足听众突如其来、异想天开的种种刁难性提议。比如:当场演奏自己从未接触过的技巧艰深的乐曲;按照听众临时设想的几个低音即兴作曲,并根据指定的调性当即演奏,用多条手帕将键盘全部蒙住而不影响弹琴;等等。而在这些成人都很难承受的考验之外,莫扎特的身体也很疲惫,因为,无论自己多么疲惫,每一次的演出,几乎都长达四五个小时之久。

 清朝乾隆三十七年(西元1772年),萨尔茨堡仁慈的大主教史拉顿巴赫突然去世,继任的大主教是柯罗瑞多伯爵。这位大主教来自一个强势的贵族家庭,是个严肃而高傲的人。他在萨尔茨堡很惹人讨厌,莫扎特一家人也不例外。

这时莫扎特已经16岁了,在旁人看来,他那段志得意满的童年已经远去,然而,莫扎特却仍对自己的天赋感到骄傲,同时也对这个既给他喝彩又随即遗忘他的世界感到不满。更糟糕的是,虽然老莫扎特把儿子培养成了音乐天才,但并没有同步培养他的自理能力,以至于莫扎特成了一个饱含创作和演出热情,却有爱说大话、凌乱、不切实际、冲动、傲慢等弱点。

 莫扎特需要钱来生活和继续作曲,而那个年代,音乐家获得稳定报酬的唯一方式,就是在宫廷里占一个长期又优厚的职位。但柯罗瑞多大主教只给了莫扎特一个薪俸微薄的小职位:他的首席乐师,即乐长手下的宫廷乐师。而且,大主教也不喜欢四处活动的莫扎特父子,对他来说,他们不过是两个自视清高的小人物。更奇葩的是,大主教无端地讨厌小个子的人,而莫扎特恰好长不高。

虽然在这段不顺心的日子里,莫扎特一直呆在萨尔茨堡,并继续以惊人的速度作曲。但让老莫扎特也感到心塞的是,柯罗瑞多大主教公开宣称儿子莫扎特的无知,并说他“应该到那不勒斯公立音乐学校学习音乐”。

老莫扎特也试图缓和儿子和大主教的关系,他多次督促莫扎特要更礼貌些,但莫扎特却自恃才高,不愿低下高傲的头,导致两人的关系越来越恶化。


另谋出路无计可施 忍无可忍公开决裂


在此期间,莫扎特也想逃离萨尔茨堡,和可恶的大主教说拜拜,就经常趁着外出巡演的机会,寻找可能的机会。但由于大主教不同意莫扎特父子同时离开萨尔茨堡,所以自理能力不强的莫扎特每次外出,只能由母亲安娜陪同,老莫扎特只能在家里干着急。

虽然莫扎特也曾在慕尼黑、奥格斯、巴黎等地,有过多次精彩的演出,甚至为了离开萨尔茨堡,尽可能谦卑地请求那些欣赏他的贵族老爷任用自己,但还是被无情拒绝。

清朝乾隆四十三年(西元1778年)7月3日,因长期旅途奔波劳累,莫扎特的母亲安娜病故。由于没能谋到合适的职位,悲伤的莫扎特只能回到他非常憎恨的出生地萨尔茨堡,再度任职大主教的首席乐师。

 

此时,莫扎特父子关系也开始紧张。老莫扎特不能容忍儿子邋遢、骄傲、情绪化,和在金钱上挥霍无度的生活习性。他希望莫扎特除了音乐之外,在经济和人际关系上也能高人一筹,拥有舒适的生活和社会地位。而莫扎特只希望赚足够的钱,不必向贵族卑躬屈膝,自由地写自己喜欢的音乐。

清朝乾隆四十六年(西元1781年)6月,莫扎特向大主教请了六个星期的假,去慕尼黑专心创作了歌剧《克里特王伊多梅尼欧》(Idomeneo Re di Creta)。由于歌剧在慕尼黑造成轰动,莫扎特趁机留在慕尼黑享受成功的甜美,不愿再回萨尔茨堡。

 六个星期的假最后延长至四个月,大主教忍无可忍,下了一道命令,要求莫扎特立即回萨尔茨堡。莫扎特回来后,大主教痛斥莫扎特是“他所认识的最放荡的一个”,骂莫扎特是“流氓、恶棍、四处游荡的无赖”。”莫扎特再也无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毅然向大主教提出了辞职,公开决裂。

老莫扎特力劝儿子,为了生活要有忍耐,劝他向大主教赔礼道歉,重归于好,但莫扎特坚决拒绝。“人心高贵,也可以成为贵族。”“而且不管是仆役或伯爵,只要侮辱我的,都是无赖。”莫扎特如此回应父亲,表达了自己的最终态度。

之后,莫扎特选择到当时的音乐之都维也纳谋生,远离了萨尔茨堡和父亲。


隐瞒父亲私下结婚 父亲去世未能回家


虽然在维也纳,也有不少人请莫扎特演出,但都比较零散。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导致习惯大手大脚的莫扎特,生活常常比较紧张。

清朝乾隆四十七年(西元1782年),莫扎特在没有通知父亲的情况下,与一位来自曼海姆音乐家,弗里多林·韦伯的女儿康斯坦泽·韦伯结婚。这件事让一直希望儿子能够娶一个贵族,或者是大富之家闺女的老莫扎特非常不满,父子俩的关系更加恶化,书信联系也越来越少。

 清朝乾隆五十二年(西元1787年)5月28日,老莫扎特在萨尔茨堡寂寞地去世,而莫扎特连父亲的葬礼也没能参加。因为当时的莫扎特不仅经济拮据,而且生了重病,根本没有办法赶回萨尔茨堡。

清朝乾隆五十六年(西元1791年)12月5日,在父亲离开了4年之后,年仅35岁的一代音乐奇才莫扎特,也在贫病交加中与世长辞。莫扎特身后留下的,是数量庞大的、全人类奉为瑰宝的音乐作品,和父子间复杂情感的嗟叹。

悦史君点评:从莫扎特取得的音乐成就来看,老莫扎特作为父亲,是值得骄傲和欣慰的;但莫扎特长大后,自理能力太弱,还有爱说大话、凌乱、不切实际、冲动、傲慢等弱点,甚至父子关系紧张,结婚没有告知,葬礼没能参与,实在是一个典型的失败父亲,可以说是毁了莫扎特更好未来的机会。在这里,悦史君也提醒各位年轻的父母,不要总想着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才,什么都大包大揽,甚至觉得理所当然,也浑然不顾孩子的意见和日益疏远的亲子关系。试想,如果孩子以后成才了,却与自己渐行渐远,生活也困顿潦倒,就算将来名满天下,作为家长真的会开心吗?!恐怕只能和老莫扎特一样,不得不饮下这杯苦酒吧。

 

让我们记住,莫扎特父子的温馨瞬间!?

 

亲爱的悦友,读完后记得分享到朋友圈喔

您的分享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悦史君码了这么多字很辛苦哈

如果悦友们想勾搭他

欢迎在文末点赞、留言

也可以点击公众号右下角直接沟通喔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