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联盟故事>大学里的这5节“鸡肋”课,是混学分还是真的有用?
内容
大学里的这5节“鸡肋”课,是混学分还是真的有用?

在大学,上课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每到新学期选课的时候,朋友圈就成了“排雷大赛”,总有过来人用血泪教训告诉你,哪些课不要选,哪些课你不得不选但一定要小心别踩到老师的雷点。这些课往往都是一些公共通修,不上,不行,你拿不到学分;上,不喜欢,没有用处,没有兴趣,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大学生眼中的那些鸡肋课。

 

1.大学生心理健康/职涯规划


 


刚上大学的小朋友懵懵懂懂,看到冠以“大学生”的课程名称就正襟危坐,以为迎来了和以前不一样的“高、精、专”知识,前者可以教你神秘的心理学,后者更不得了,能给你规划职业生涯,扫除对未来的迷茫不安。

 

学了才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初中政治课猛灌的心灵鸡汤毫无区别,甚至连PPT的案例都是一样的。还被赶鸭子上架逐个到台前自我介绍,美其名曰“开放自我,接纳他人”。这种事当你还是个初中生时都觉得羞耻,到了大学,在几百双眼睛注视下,更加无颜以对了。

 

有网友吐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得我心理都快不健康了……”

 

大学生职涯规划呢?就是每节课让你填一些性格量表,做一做心理测试,期末作业是写一篇对未来职业的期待,让你秒回初中课堂——这不就是写一篇命题作文:《我有一个梦想》吗!

 

当然,字数不少于1000.

 

惊不惊喜?

 

刺不刺激?

 

2.思政课

 

这一类包括马列毛、思修法基、中国近代史等等,还有形势与政策、军事原理。

 

这类课程的内容多为理论,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平常没有重点,考试句句都是重点。

 

一个好的老师决定了这类课鸡不鸡肋。如果你遇上的是优秀的老师,眼界开阔,博古通今,从他口中可以听到许多故事,寓教于乐,也不失为一门不错的课。但如果你遇到的老师只会掉书袋,照本宣科地念理论,不仅坐在教室里成为煎熬,还常常在挂科的边缘试探。

 


关键是,这些课的出勤要求极高,每节课都要点名,于是,思政课成了大学里出勤率最高,但积极性最低的几门课。

 

3.跟风网红课

 


自从某高校的护肤与美妆课爆红网络后,许多学校也跟风开设青春期痘痘防治课、皮肤管理等等网红课程,同样的还有伴随最近《王者荣耀》火爆,大学也与时俱进开设相关课程《王者荣耀5v5实践教学》、《王者荣耀团战技巧》。

 

这类课程的特点是与时俱进,把握住了学生的喜好和需求,可以激发学习积极性,但缺点就是准备仓促,甚至有些课程只是一时跟风,根本没有成熟的教学计划,老师了解的可能还没有学生多。

 

拿《王者荣耀实践教学》举例,你以为这门课节节有大神带飞,且学且浪上王者吗?你想多了。老师只会向你展示王者荣耀基础知识理论、王者荣耀世界观、角色介绍、不同装备属性加成计算公式分析等你花一个上午就能熟悉的游戏设定。


4.名字高大上的鉴赏课

 

这些课程通常出现在校选里,用华丽的名称吸引你,每到选课期间无不成为大热门,要靠宿舍的网速和自己的手速才能抢得上,结果一去上课,发现自己上了条贼船……

 

这类课有《葡萄酒文化品鉴》、《珠宝辨伪与鉴赏》、《世界名曲赏析》……


 

乍看高端大气上档次,然而,事实是怎样的呢?高级的,也仅仅是名字。

 

葡萄酒品鉴课的同学告诉你,整个课程就是看图猜味道,你以为真的有葡萄酒给你品尝?

 

世界名曲赏析的同学更绝望,老师上课就是放放贝多芬、莫扎特,放几页关于该音乐家生平的PPT,在升华一下情感,呼吁大家学习他们的创造精神。

 

上完这些课的同学一脸无奈:这和我自己上网搜有什么区别?


5.知识点庞杂的概论课

 

前面提到的都是公共课、校选课,几百人坐在一个大教室里上,上课的体验感不好是自然的。那小班教学的专业课呢?专业课里有没有鸡肋呢?

 

答案当然是有。

 


这些课通常是一个专业的入门课程,如《新闻学概论》、《广告学概论》、《计算机概论》等,为了让同学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最高效地了解某门专业而设置的课程,囊括的范围是星辰大海,似乎想把你大学四年该学到的东西都装进去,但每一个知识点却都又浅尝辄止,把深入的分析和解释留给更高年级的细分课。

 

概论课的老师为了把所有的知识都讲完,只能采取“地毯式扫荡”授课,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既学不到专精的东西,期末考知识点之多又让人苦不堪言。


希望大学里少些鸡肋课,多些有用又有趣的课程吧!

 

(部分信息来源:有间大学,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