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设施资讯>5月21日 笛箫圣手张维良与新加坡民乐团在维多利亚音乐厅与您一叙《乡梦》
内容
5月21日 笛箫圣手张维良与新加坡民乐团在维多利亚音乐厅与您一叙《乡梦》


乡梦

新加坡华乐团与张维良

乡梦- 新加坡华乐团与张维良 

2017年5月21日(星期日) 8pm

维多利亚音乐厅

指挥 :葉聰

笛子 :张维良

笛子 :曾志

乡愁 / 赵季平 

笛子与乐队:花泣 / 张维良作曲、杨青配器

笛子与乐队:幽兰逢春 / 赵松庭作曲、顾冠仁编曲

笛子协奏曲:南风(世界首演)/ 崔权

四重奏:三笑 / 陈其钢

双笛子协奏曲:乡梦 / 张维良

票价:$70, $50, $30/$15*, $20/$10* 

(票价未加SISTIC行政费)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故乡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仅是坐在父亲自行车后座上骑过那一片土地,也许是少小离家独自求学时待过的那一座城市,也有可能是成家立业后拼搏奋斗的那一方天地。可每当我们离开那里之后,乡愁总是不经意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因为,回不去的地方叫做故乡。

在新加坡,“华人”包括福建人、潮州人、广东人、客家人、海南人、雷州人、福州人、福清人、兴化人、江西人、浙江人、上海人等等。这一连串的地名,记录着上个世纪祖辈们下南洋的艰辛奋斗,也承载着半个世纪以来他们隔海相望无尽的乡愁与乡梦。

2017年5月21日,有着“圣手箫王”美誉的张维良大师将与新加坡华乐团再度合作,奉献一场以《乡梦》为主题的音乐会。张维良大师生于充满人文气息的苏州,他对这片土地怀有深刻感情。音乐会点题作双笛子协奏曲《乡梦》就是为此而写,将由张维良携亲传弟子曾志共同演绎。张维良对恩师赵松庭的深切怀念,则灌注在笛乐经典《幽兰逢春》里面。音乐会也将以四重奏的形式呈献陈其钢的名作《三笑》。

张维良携
亲传弟子曾志
演绎《乡梦》


新加坡华乐团音乐总监叶聪担任指挥


对话张维良大师


张维良,1957年出生于江苏苏州。

他是著名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他自幼喜爱音乐,八岁开始学笛,后师从多位名家。由他改编的古曲《秋江夜泊》、《梅花三弄》等都成为了广泛流传的经典。张维良是一位集创作与演奏于一身、极富个人魅力的音乐家,他以一笛一箫一埙,奠定了他在国际乐坛的崇高地位,被称为“中国笛王”,“圣手箫王”。

张维良

中国笛箫大师

新加坡

华乐团

这次的音乐会定名为《乡梦》,您可以分享一下您的乡梦吗?

《乡梦》创作于2011年,那年正是我从艺40周年,作品创作是对我家乡的眷恋。

乐曲分四个乐章:

(一)乡音,乡音难改鬓毛衰,是对乡音的一种回忆。

(二)乡趣,是对童年时代乐趣的感受。

(三)乡情,家乡情是人终身美好的记忆,不会忘却。

(四)乡行,生在长江流域,长期工作在黄河流域,长江、黄河伴随我一生,两种绝然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是“水”,水象征着将两种文化融合的中华大文化。音乐采用“苏州弹词”与北方“二人台”交叉进行,在人生不定性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乡梦》采用双笛与民族管弦乐队的形式表现。双笛的构思,来自古文 “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典故,体现了兄弟和睦相处。

2000年,您曾经在新加坡举办过笛箫独奏会,新加坡的观众给您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新加坡观众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热情、礼貌!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包容带来了生活、带来了艺术,在这片土地上,艺术可以得到充分的绽放!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笛箫之音的欣赏角度与深度,有什么样的独到之处呢?

只要是真正的艺术就一定是世界性的。古人讲“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竹就是“管乐”,肉就是“歌唱”,或者说管乐仅次于歌唱的表现。笛箫有着8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它从未中断过,这就说明它是最可以代表人类传递思想,或者说进行情感交流的乐器。笛箫依靠气息发音,“气”指气脉,音乐讲律动,不同的气脉、不同的律动,不同律动传递不同的脉络,进而形成人类情感传递。听笛箫音乐,只要顺着它发出的音调脉络,就可以感受到何为音乐的语言、乐思、乐风、乐情!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