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设施资讯>电影《走出非洲》里的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
内容
电影《走出非洲》里的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

黑管独特的音色在夜空,它是孤寂的,这是荒野上那是无肆弥漫一切的孤独感,引用我们中国伟大的诗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段音乐后来在一部电影

《out of Africa》走出非洲中得到了运用,这部片子表现了非洲迤逦的风光,同时整部电影用莫扎特的音乐,但是在哪里用这段音乐呢?就是在女主人整个财产被烧掉了,爱情也破灭了,准备回国,那个空荡荡的房子里,她准备走的前一天晚上,她还有一个留声机在,就播放这一段倘若你们孤独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听这一段有一个音乐美学家说音乐本质上是悲哀的,最好的音乐都是悲哀的,我深有同感,他是如此深刻的悲哀,所以当我们不快乐,我们不要去听那快乐的音乐,我们要让我们这个孤独变得充实和升华,我们不再哭泣,音乐作品的好坏我们可以用这个手段来衡量,用不同的哭这很奇妙,实际它曲式很单纯的,并不复杂。

                                                                                  -------复旦王德峰教授



莫扎特(1756—1791)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创作于1791年。是作者为他的好朋友——单簧管演奏家安东-斯塔德勒(1753—1812)所作。 


      历来的作曲家们为单簧管而写的协奏曲数量很少,莫扎特也不例外,他只写了一首,也仅仅是这一首,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极品。而正是这位天才少年率先发现了单簧管乐器的魅力,并写出了能充分发挥其性能的不朽之作。 


    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则当属管乐协奏曲中的一部典范之作。不仅从作曲意义上说,这是历史上第一部有高度艺术水准的单簧管协奏曲。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部作品,把单簧管这一表现力丰富的乐器以更加喜人的姿态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我伫立着,凝视着他们,一种曾萦绕在脑际的幻觉又浮现出来:要离开的不是我。在我的感知中,我没有离开非洲,而非洲正在缓缓的、庄重地从我身边离去,俨若退潮时的大海。经过我面前的队伍,实际上是昨天、前天的那健美、充满活力的年轻舞蹈家在我眼前衰老,一去不复返了... ...”

——《走出非洲》

莫扎特在非洲



画面中火车在非洲大陆上穿行,号角带领着车轮疾驰,辽阔的原野上,弦乐奏响非洲大陆的律动,万物生灵的呼吸。

作曲家约翰.巴里担当电影配乐,他以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的旋律为动机,创作了走出非洲的主题音乐。

丹尼斯送给卡琳一架留声机,我们就不断地听到莫扎特的几首器乐作品片段。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积极参与了故事叙事的,是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中的第二乐章。

 

(约翰.巴里VS莫扎特)

 

这部作品莫扎特大约创作于其生命中最后的岁月——1791年,其中第二乐章明显带有室内乐性质。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乐章已被多次使用在电影作品中。单簧管独奏的主题质朴宁静、意味深长。

 当莫扎特的音乐,在电影里频繁的从留声机传出,卡琳和丹尼斯两个人感情在非洲大陆上的冒险,逐渐升温。

 两个人用留声机引诱狒狒,播放的是莫扎特的D大调嬉游曲作品编号K136。

 草原夜晚,共进晚餐,是莫扎特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也称土耳其进行曲。

 更多的是卡琳坐在庄园里,静静等待着丹尼斯的到来,陪伴她的是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

 

(巴塞管与现今的单簧管)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作品编号K.622,完成于1791年10月,不久莫扎特病逝。作品由三个乐章,以快慢快的形式组成。单簧管独奏与管弦乐队之间的平衡恰到好处。

这部作品在莫扎特死后出版,他没有在上面签名,也没有对这部作品标注,而且很有可能这部作品是写给巴塞管的。

由于巴塞管昂贵并不普及,莫扎特死后,这部作品被改编成适宜当时乐器演奏的曲谱。

随着单簧管乐器的成熟,音乐界开始重新发掘莫扎特的手稿,演奏家开始重新演奏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作品。


电影《走出非洲》围绕的是一个丹麦女人凯伦展开的,她出身富贵,却为了一个男爵夫人的头衔,离开故乡远嫁非洲。在肯尼亚,凯伦慢慢学会了打猎、探险、管理农场……这让她逐渐爱上了这片神秘而广袤的土地。只是,爱情似乎不是那么顺利。

凯伦远赴千里,穿过连天炮火,只为看望身在前线的丈夫,然而短暂团聚给予她的不是温情,而是疾病的痛苦。凯伦重返欧洲治疗,三年后再次回到了非洲,她与丈夫离婚,并准备重新开始。她将全部积蓄投入咖啡园,并取得了巨大的丰收。


而与此同时,凯伦还邂逅了英俊潇洒的丹尼斯,重新开始了一段浪漫爱情。只是好景不长,一场大火夺去了凯伦的咖啡园,而丹尼斯也因为飞机事故而葬身蓝天。最终凯伦还是离开了非洲,远离了那个带给她梦想,同时又带给她毁灭的地方。

感悟过最深沉的爱,同时也经受过最痛苦的打击。非洲曾是梦想之地,然而无情的命运却打破了一切。经过了岁月的洗刷,怀念似乎成了永恒。 


《走出非洲》是一部自传小说,作品描绘了1914年至1931年“我”在非洲经营咖啡农场的生活故事。作者卡伦•布里克森,曾获得安徒生奖和彭托皮丹奖,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与安徒生并称为丹麦的“文学国宝”。同名电影《走出非洲》获奥斯卡金像奖七项大奖。


张艾嘉选中这本书,因为肯尼亚是她去非洲的第一个国家,“它的一切让人回归到最开始最原始的地方”。董卿接着说:“小说也反映了女主人公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非洲那片土地给了她很多的思考,让她最后变成一个很勇敢、很独立的人。”



张艾嘉把这本书献给任何一位听得到、喜欢听、愿意听这段朗读的人。




让我们伴着音乐,欣赏张艾嘉的朗读内容:




就这样,我成了最后一个意识到自己不得不离开庄园的人。当我回首在非洲的最后岁月,我依稀感到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都远远先于我感知我的离别。那一座座山峦,那一片片森林,那一处处草原,那一道道河流,以及旷野里的风,都知道我们即将分手。当我开始与命运达成协议,当变卖庄园的谈判拉开序幕,大地的景观对我的态度也开始变化了。在那之前,我一直是其中一部分,大地干旱,我就感到自己发烧;草原鲜花怒放,我就感到自己披上了新的盛装。而这会儿,大地从我这里分开,往后退着,以便我能看得更清晰、看到它的全貌。


山峦在下雨前的一周里,会作出同样的表示。在一个傍晚,你凝望着它们时,它们会突然剧烈运动,卸去一切遮盖,变得豁然开朗,无论造型还是色彩,都格外清晰,格外生动,仿佛它们决心将蕴含的一切都向你和盘托出,仿佛你能从你坐着的地方一直步行到绿油油的山坡上。你会想:如果一头野猪从空旷地冒了出来,我可以在它转动脑袋时,看见它的眼睛,看到它耳朵在动,如果一只小鸟停落在树杈上,我能听到它婉转歌唱。在三月,山峦间这种惜别的景象意味着雨水将至,而现在,对我却意味着分离。


我以前也曾在其他地方有过类似的经历。当即将离别之际,大地的一切向你袒露,但其中含义,我已淡忘了。我只是想,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可爱的国土,似乎仅仅凝视着它,就足以使你终生欢乐。光与影将大地交织,彩虹耸立于天际。


……


从站台向西南方遥望,我又见到了恩戈山。巍巍的山峰,像波涛起伏在平展展的大地环抱之中,一切都呈现出天蓝色。它们是那么遥远。四座峰巅显得那么渺茫,令人难以分辨。这景象与我从庄园里见到的迥然不一。迢迢旅途,犹如一只神手,将恩戈山的线条磨圆了,磨平了。



她在非洲守望


陈陆燕


“我醒来,期望十分离奇而又甜美的事情发生——快快发生,马上发生。”丹麦女作家卡伦•布里克森在《走出非洲》中轻柔地道出她内心的呢喃。这部自传体小说更像是她不得不对自己的一种交代——祭奠岁月在生命中留下的一道绚烂彩虹。十七年的非洲生活存留的爱与怅惘、前行与伤别,于她自身来讲是独特的生命体验,是与众不同的微妙世界,而文字为读者呈现的又不仅如此,它更像一幅壮观的图画:砖红色的夕阳涂染苍穹,等候黄昏的斑马潇洒地挥舞四蹄,草原上一片瓦蓝,苍鹰的影子掠过土著们的眼际,命运在时空中围绕一个女人悄然轮转。


《走出非洲》整部作品与其说是具有个人生活色彩的小说,不如说它更像是一篇不断编织美丽与哀愁的散文画卷。她诗意而又节制的语言仿佛向读者诉说一个古老的传说,时而平静舒缓,时而刀光剑影,五个大的篇章演奏出一曲跌宕起伏的交响乐,河流、动物、土著、枪支、勇气、女人……他们的身世情怀,缓慢流淌于恩戈山麓下。



作者在非洲的故居



卡伦•布里卡森,她的高超写作手法曾得到海明威的高度肯定,“如果《走出非洲》的作者,美丽的卡伦•布里克森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我今天会更高兴”。然而,这位才情俱佳的女作家在世界文坛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耐人寻味的是,很多年以后,根据她的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走出非洲》却获得了七项奥斯卡大奖,这也使她荣获了一份迟到的褒奖。


我们无从揣测卡伦到非洲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尽管在电影中这一行为被解读为女性的虚荣——获得伯爵夫人的称号。在书中,她也并没有刻意交代事由,我们所知道的仅是她欢欣的感叹“呵,我在这里,在我最应该在的地方”。一个女人无论带着什么样的野心,千里跋涉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非洲大地,扎根十七载,除了爱上了这里,再也没有更恰当的解释了。


迥然不同于世俗都市,赤道穿过的这片高地,如此明净,静谧,接近人心。置身于紫罗兰或者浅蓝色的天空下,卡伦感触到的世界的原始美好是那么强烈,上帝为她打开了一扇窗:一个美丽女人在世界尽头与黑色非洲约会。一草一木,一风一雨,都饱含宿命的味道。灵性的动物奔跑其间,情感细腻的土著日日围绕。一切的一切,都让女人的原始生命力极大地绽放,她不再是社会中的自己,她属于自然,属于土地,自由的空气穿过她的胸腔,倍增的勇气使她无惧任何波折,扛起就可以猎杀雄狮,追逐奔跑的猎物,耕作贫瘠的土地,制定雄伟的计划。她尽情享受着非洲之夜的无限自由,以及非凡的美,漠视无常的命运,勇敢如一战士。

电影剧照


或许爱情是卡伦在书中有意回避的话题,这个方面她并不乐意敞开心扉。她与情人丹尼斯的故事大多隐藏在他们共同狩猎、远征及飞行的章节中。丹尼斯出身英国贵族,是一个真正的个人主义者,他们的相遇更像是命中注定,两个需要倾诉和分享的人找到了人生的知己。尽管他们观点并不一致,并会不时争吵,坚定的爱却在两人之间生根发芽。卡伦想要一个结果,爱的结果,她认为这才使得生命留下痕迹,丹尼斯却不愿被任何东西牵绊,非洲自由的天空似乎才是他的归属。拥有他,占有他的爱,是女人对待爱情的天性,却也预示了这个故事的悲剧结尾。丹尼斯最终属于自由的天空,他与飞机共同葬身在非洲土地上。作者无意渲染这个悲剧,却用深沉的笔触表达出了悲痛。


现代女性标榜爱情是“不会为了什么,而去忍受什么”,自以为酷炫华丽,殊不知世界广袤,命运无常,卡伦的故事告诉我们:尽管“占有”可望不可及,而拥有每一刻即占有了,这是命运对人类的嘲弄,接受便是抗争了。


卡伦•布里克森终究是一个富于勇气的女人,黑色的非洲成全了她,一个女人的自由与爱情也使这片沉默的土地散发出熠熠光芒。







再来欣赏一遍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