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设施资讯>在巴赫的一生中,贫困和死亡像一对可怕的魔影紧紧相随……
内容
在巴赫的一生中,贫困和死亡像一对可怕的魔影紧紧相随……

古典音乐专区



安德拉什·席夫演奏巴赫《英国组曲》




巴赫的键盘音乐

在巴赫的一生中,贫困和死亡像一对可怕的魔影紧紧相随。他不仅从未富裕舒适地生活过,而且从9岁起就因父母相继去世而开始感受到死的阴郁。长大成人做父亲后,又眼睁睁地将自己孩子中的11个送进坟墓(他先后两次结婚,共生有20个孩子)。巴赫晚年为医治眼睛曾两次做了手术,结果不仅未能重见光明,反而摧垮了身体,于1750年去世,享年65岁。




巴赫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伟人,巴罗克音乐最杰出的代表。巴罗克时代的作曲家,他们往往在限定的题材中创作。恰恰也反映了欧洲音乐的风向。巴赫的键盘作品也遵循了每种题材的规则,比如用两段体舞曲乐章组成组曲,同时也扩大了传统的结构,吸纳其他题材的元素。例如《英国组曲》。巴赫就加入了一些对位。显得非常新颖。然而组曲都是法国风格,在六首《英国组曲》中,五首都是序曲开头,非常像协奏曲的写法,就是吸收了意大利弦乐风格。巴赫重要的作品大多数创作于晚年,他的风格发展变化也不大,比如听他的赋格。众赞歌,好像没有随着他的人生历程、经历而发生改变。

组曲是巴赫早期作品中相对简单的作品。巴赫的作品和前辈帕赫贝尔等人的作品一脉相承。早期组曲反映了巴赫对法国“破碎风格”和不同舞蹈节奏的精湛掌握,表现了羽管键琴区别于管风琴的不同音乐词汇。这点非常重要,在其他德国作曲家那里,两者往往很难区分。



巴赫在魏玛担任宫廷管风琴家期间创作了一部《康塔塔》。在这部作品中,巴赫展现了很好的作品技巧以及乐器想象力和声乐创作的才华。不过作品比较短小,缺乏后期作品那种宏伟的结构,因此有人推断此时巴赫缺乏把握大型作品的能力。巴赫在魏玛的最大成就,便是对严谨大型结构的把握,这个时期也是巴赫真正成为作曲家的关键时期。巴赫早期的作品也有非常出色的,但很难说有成熟的风格。从一开始,巴赫在改造传统方面下了很多的工夫,但一些段落显得笨拙不成熟,长乐章显得有些松散随意。他试图将复杂的对位与乐队风格融合起来,但往往却与演奏者的要求相冲突。魏玛使其键盘作品成熟的关键就是巴赫吸收了威尼斯协奏曲风格。巴赫最感兴趣的,恐怕就是协奏曲对乐队的运用、重复段落的效果。这些都是幻想风格所必须避免的。

《英国组曲》可能是巴赫本人结集的一部作品。当时法国和德国作曲家都有这个习惯。《法国组曲》反映了与《英国组曲》不同的风格发展。这部作品抛弃了在《英国组曲》中采用的竖立对位的写法,而采用了一种叫做“华丽风格”的音乐特点,甚至在赋格段落也能看出来。不过巴赫的《键盘曲集》还是显示了很强的对位色彩,从技巧上讲,比同时代其他作曲家更加有挑战性。18世纪的人,认为这种主调音乐更加具有表现力,而对位作品更具有理论和教育的作用。对他们来讲华丽风格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能够表达人的直接情感。

另外还有一个变化,以前的两段体舞曲乐章,已经和那时独立的奏鸣曲段落没有什么区别了。比较一下《平均律钢琴曲集》两个部分的前奏曲就可以看出来。奇怪的是,在最后十年二十年,巴赫对严格的卡农和“古典风格”赋格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后者表现在《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赋格的艺术》整部作品都贯穿了这个风格。卡农则是后面两部作品和《戈德堡变奏曲》的主要手法之一。上面提到的作品,尽管曲式有些老,但同时也是有华丽风格的痕迹,还有一些纯炫技段落。这样说来,巴赫仍然保持了开放的风格,把键盘演奏者看成优秀的独奏家。



巴赫的音乐作品包罗万象,除歌曲外遍及当时所有的音乐领域。尽管作品中的大部分早已散佚,但仍有500多部保留下来。其中比较主要的代表作包括:《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的艺术》《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咖啡康塔塔》《马太受难乐》等等。巴赫在音乐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将复调音乐推上一个空前的高度,在这个领域里,可以说他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地。

由于他具有人道主义的崇高信念和对美好生活不屈不挠的追求,他的音乐往往生气勃勃,富于人情味。巴赫在世时,作品不为人们多理解,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是伟大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首先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他们被巴赫音乐的深刻、完美与无懈可击所震动。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德文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此后,巴赫被称为“不可超越的大师”,甚至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作者:唐亚岚【本公号原创翻译】:1、八十岁时论阿劳丨论阿劳的演奏艺术;2、八十五岁论阿劳丨他的演奏何以伟大?3、钢琴家特里福诺夫专访丨“我在游泳池里练琴”;4、十五问王羽佳丨“演出”对你意味着什么?5、王羽佳访谈丨“穿长裙?待我四十岁!”6、王羽佳专访丨她赢得了没有参加的“比赛”!7、采访阿格里奇丨“音乐必须是自然流露的事情!” 8、帕尔曼追忆海菲兹丨“这么多小提琴家都试图模仿他,但他们的演奏却成了活生生的讽刺。”;9、肖邦大赛访傅聪丨“这个比赛没有完美的玛祖卡。” 10、韩国钢琴家赵成珍访谈丨“如果我遇见肖邦……”;11、憨豆先生采访郎朗丨谈肖邦以及古典音乐普及;12、古稀之年克莱默访谈丨谈《克莱默版贝多芬协奏曲》(亨勒出版社);13、“奥伊斯特拉赫经常鼓励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丨“当代怪杰”吉顿·克莱默访谈14、“指挥家”李云迪访谈丨“音乐源自内心,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我们一遍遍地弹奏相同的曲子,表演依然不是机械化的原因。” 15、郎朗弟子马克西姆·朗多访谈丨“郎朗对所有事物的热情深深感染着我,当我们在一起演奏时,可以感受到创造出的音乐竟然如此欢乐!” 16、肖邦“迷妹”阿格里奇论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丨“我多么渴望去亲眼看到肖邦怎样弹琴!”

 | 期刊编辑部

13554401938 微信 | 咨询及购买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