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设施资讯>含着眼泪的微笑——莫扎特《第40交响曲》
内容
含着眼泪的微笑——莫扎特《第40交响曲》


点击上方“番茄古典音乐”一键订阅哦!





番茄古典音乐


音乐犹如生活,它往往无穷无尽。

音乐也能够成为力量,

在欣喜和悲哀时给我们欢愉与安慰。

音乐是无时不刻的静静聆听,

是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交响。




说起这首交响曲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是提到《不想长大》,大家可能会随即唱出旋律,而这首《不想长大》借鉴的就是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


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又称《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最后的三首交响曲之一(降E大调(K.543)、g小调(K.550)、C大调“朱庇特”(K.551))。它们都是在1788年夏天,只用了六个星期一气呵成的,是莫扎特交响曲的三大杰作。

今天我们来欣赏《40号交响曲》第一乐章。




莫扎特的创作却是在难以想象的困境中完成的。当时作曲家的妻子患病,没有钱买药,饥饿的孩子没有面包。莫扎特在纸上写的首先不是乐谱,而是讫求借债的信件。就在这年的六月,他在给他的富商朋友普赫贝格的信中写道:“我坚信您是我真正的朋友,也因为您了解我是个正直的人,我才会向您倾吐我心中的曲折。并请您给予帮助。”但是他的朋友在读完这封信后,只给了他极少的钱。




正是在这种困窘悲愤的情况下,天才作曲家写下了他的最后三部交响曲。其中《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于1788年7月25日完成。与上一首不同,这首交响曲的开始没有再使用慢速度的引子。同时,莫扎特将曲调定为他很少使用的象征伤感和痛苦的g小调。




东方神起2004年10月13日发行正式一辑同名歌曲《TRI-ANGLE》曾参考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



S.H.E曾在2005年11月25日出的曲子《不想长大》中部分旋律参考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




韩剧《我的女孩》的主题曲《Never Say Goodbye》中参考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并进行修改成韩版的Hip-Hop曲风。



很快的快板 g小调。


没有引子。莫扎特第40交响曲的第一个乐句几乎和同样没有引子的贝多芬命运的敲门声一样著名,中提琴摆动的震音背景上方,小提琴歌唱性的主题逐渐展开,犹如梦境中的倾诉,构成这个主题的半音下行,在西方音乐中常常代表叹息和悲伤,和如同颤抖的中提琴震音相配,建立了忧郁的氛围。在小提琴的带领下,木管乐器组齐奏进入,紧接着,全乐队齐奏,悲怆的声音冲破了忧郁的外壳。经过了一小节的休止,第二主题进入,同样的下行,但是不安和激动却消失了,温婉的哀伤占据了主题,长笛和双簧管再次演奏,很快第一主题的因素重新出现,紧张感也随之复活。




第一乐章是典型的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构成。呈示部有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两个主题在声音上形成对比。发展部对两个主题加以变化发展,利用主题中提供的动机展开,在这里莫扎特并没有发展第二主题,而是强调了第一主题的悲怆。再现部再次演奏两个主题,并加以变化。



这是一部最阴沉,但也是莫扎特写过的最豪放、最狂暴的作品。这部交响曲的所有乐章都是抒情性的。它的基调就是抒情风格加上悲怆气氛,同时又充满着愤懑激昂的精神。这部作品倾诉了作曲家的哀怨之情。但这并不是作曲家当时贫寒生活的直接反映,而是深深的凝聚了一个穷困作曲家的生活体验。是他一生中所有悲惨遭遇和挫折的集中体现。是莫扎特含着泪水的微笑。虽然古典时代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却能清晰的感触到莫扎特的呼吸,感触到他“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心灵孤寂。 音乐理论学家爱因斯坦(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堂兄弟)曾称此曲为"室内乐宿命之作"。





文:Young | 美:O'Nie


番茄古典音乐



classicalmusic3




长按二维码即可订阅

---

好音乐赠与友人,点击左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