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设施资讯>赴德交换学习心得记录
内容
赴德交换学习心得记录

      时间是悄无声息的。转眼间,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学习的一个学期就愉快的结束了。现在每当想起这一段学习经历,都塞满了很多珍贵的记忆片段。这些美好的回忆不仅来源于充分地分享与参与,还来源于无私的互助和关爱。在柏林这半年,经常会收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与支持。因而每当想当这些,我又会十分感激南大商学院的各位老师与同学。虽然在这半年没有跟大家一起学习与活动,但是我始终能体会到大家的陪伴。

      还记得随着一大波国内旅行团一路奔波到达柏林的情境。戏剧性地,我选择了2017年10月1日这个极具纪念性的日子出发。由于彼时正值国内出境旅游高峰,因而我一路的行程并不显得孤单。从低空中鸟瞰德国北部的地形与建筑布局,感觉既陌生而又熟悉。并没有让我觉得特别恐惧与不安。一路辗转,终于在2017年10月2日下午15:00左右顺利到达了目的地------烟雨朦胧的柏林。

       用了半天时间简单安顿后,我便认识了第一位外国朋友。我们都来自于从几个时区以外的地方,彼此各为第一位在柏林遇到的要在十月份去学校报到的同学,第一次见面就很聊得来。

       10月4日我们便去学校注册报到了,在那里有认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朋友。在随后的一段日子里,我们一起上课,一起讨论,一起参加活动,一起定期做中餐,一起短途旅行……新世界的生活环境对我来说一点也不陌生。

       德国的学习氛围十分自主。而柏林自由大学更是以此而著称,刚注册第一天的“新生”集会上,就被嘱咐了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校训”。“自觉”绝对是描述这里学习氛围的关键词。老师在课堂上大多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凡事“点到为止”。而学生则更多的扮演者“探索者”的角色:学生需要自己在选课系统上选课,自主学习教授在学习计划上列出的课题与概念,有问题需要自己与同学一起讨论解决。课余时间,唯一与教授互动交流的机会,恐怕就只能参考开课前教授向学生公布的咨询时间表了。一个学期安排到每个人的咨询时间十分有限。但是一旦与老师同学开始就具体问题进行交流,就可以体会到德式效率。除此以外,德国的老师特别重视理论层面的钻研,善于简化复杂的问题。

       我们所选课程的每位老师,都对中国的企业与市场十分感兴趣。在课堂上也经常可以读到中国企业的案例。他们重视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很留意中国企业的跨国管理风格,并与之与欧洲的情况作对比,加以总结。有些观点非常有意思,而有些观点也略显片面,不过这也为我们创造了进一步讨论的机会,课堂互动节奏非常协调。

       在每天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也结识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我们会定期烹饪家乡美食一起品尝,还会在茶余饭后一起讨论一些略显“严肃”的问题。令人感到过瘾的是,我们在每次讨论后都能获得很多相似的结论与观点。通过日常交流,我们能够感受到,无论来自哪里,即使不可避免文化差异,世界各地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内心充满希望的个体。我们都能够从彼此尊重与彼此理解中,获得更多追逐希望的动力。

      在这一学期学习的课余时间,我也幸运地找到了和中外驴友们短途旅行的机会。我们都很喜欢体验和对比不同地方的不同风俗。在旅途中总是填满了欢声笑语。我们一起踩点了莱茵河、美因河和多瑙河;一起经历了疯狂球迷的疯狂喜悦;我们参观了德国国会大厦,旁听了一段联邦议院大会的辩论;参观了很多博物馆,找到了很多中国的展品;除此以外,还一起创造了很多巧合:在贝多芬故居听贝多芬,在莫扎特故居听莫扎特,在科隆大教堂听巴赫,在歌德故居读歌德……

       总之,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与生活经历,对我来说获益匪浅。在此过程中,在德式风格的熏陶下,更加强化了自己的适应力。这与以外往出旅游的体验是不同的。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会再接再厉,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文:郭洁

编:梦媛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