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设施资讯>小提琴九级考级《传奇》《莫扎特回旋曲》《前奏与快板》
内容
小提琴九级考级《传奇》《莫扎特回旋曲》《前奏与快板》


艺术小屋id: 思达提琴

最经典的唯美图片,这里是你美好生活的小家,百态人生,人生百态,做真实的自己。


>>>分享是一种美德,转载是一种智慧<<<

维尼亚夫斯基(Wieniawski)
十九世纪波兰作曲家、小提琴家,是一位具有辉煌技巧的演奏家。在浪漫主义炫技表演艺术流派中是继帕格尼尼之后又一位能够标新领异的人物,他不仅是演奏家,也是作曲家,但他的创作范围只限于小提琴音乐方面。
生于华沙的卢布林。父亲是医生,母亲善弹钢琴。这个家庭的孩子个个具有音乐才能,亨利克尤显突出。他六岁起便爱上小提琴,八岁已能参加四重奏的演奏。八岁时就考上巴黎音乐学院,这所世界闻名的音乐学院有一条清规戒律,不收12岁以下的外籍学生,在此之前他们曾经拒绝过少年李斯特的入学请求,但是这次院长奥柏破例收下了维尼亚夫斯基。三年后毕业时,他以辉煌的技巧和深刻的理解力演奏了维奥蒂《第17小提琴协奏曲》,获毕业比赛第一名,这时他只有11岁,尚不到巴黎音乐学院的入学年龄。由于天才的演奏创下该校有史以来的记录。毕业后维尼亚夫斯基继续跟原来的老师学习,13岁时和他弹钢琴的弟弟一起到俄国、芬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巡回演出,获得广泛的声誉。15岁时他再次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维尼亚夫斯基《传奇》
小提琴独奏 帕尔曼


回旋(乐曲形式)

回旋曲,乐曲形式之一,特点是表现基本主题的旋律部分[1]  多次重复出现,其他几个次要部分插入其中,也就是插部。如主要部分为A,插部为B,C,D等,回旋曲的组成为ABACAD等。
在回旋曲中主要部分起码要反复三次以上,所以新的插部起码要有两个。
回旋曲独立乐曲作品也可以加上序曲、中间过渡、结尾等,但主要部分为回旋曲式。
回旋曲分为两类,一种是各部分以乐段为单位的单式回旋曲,一种是各部分以乐部为单位的复式回旋曲。
回旋曲具有活泼热烈的特性,适合表现欢乐的气氛,多用于做舞曲。也可以作为大型作品的其中一个乐章,一般协奏曲最末乐章多用回旋曲式。
在回旋曲中,主要主题至少要呈现3次。奏鸣曲、交响曲、四重奏等套曲结构中的末乐章常采用这一曲式。

主要类型
回旋曲是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它有两种基本的类型,单主题的和对比主题的。前者的各个插部是主部的展开,而后者的各个插部则是和主部相对比的新主题,插部相互之间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有些回旋曲是把两种类型结合起来,其中一些插部是单主题的,而另一些插部则是对比主题的。回旋曲起源于古代欧洲民间的轮舞歌曲,其中联句(即插部)和叠句(即主部)交替出现,联句的歌词每次不同,而叠句的歌词则每次相同。法国古老的诗歌形式“回旋诗”和后世音乐上的回旋曲在结构上极为相似,实际上两者同出一源。
单主题回旋曲式
单主题回旋曲式在18世纪上半叶的法国作曲家库普兰、拉莫、当德里厄、达坎等的作品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这种回旋曲大多是单一形象的标题性作品,它具有宫廷贵族优雅的艺术风格。单主题回旋曲式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主题短小,段落较多,段落性比较强,没有连接部和尾声。
18世纪后半叶的回旋曲,多半以对比主题为基础,它适于表现形形色色的同性质的形象。歌唱性主题和舞蹈性主题的对比,活跃的舞蹈形象和安静的舞蹈形象的对比,热情洋溢的形象和优美抒情的形象的对比,是这种回旋曲中常见的对比类型。对比主题回旋曲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主题的规模大,段落少,通常包含5段 (ABACA),各个插部(B、C)和主部(A)形成对比,主部再现时可以运用变奏或变形的手法,插部和主部之间常有连接部,并往往扩大到展开部的规模,曲终用尾声作总结,有时主部及其再现之间,可以连续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插部,除了主部多次再现外,同一插部有时可以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
组曲性回旋曲
组曲性回旋曲,是19世纪以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回旋曲。其中主部和各个插部形象的对比更为鲜明,并在速度、节拍,织体写法和体裁特点上也形成对比。
近代回旋曲常用作奏鸣曲、交响曲等套曲的终乐章或独立器乐曲。声乐作品也常采用回旋曲的形式,特别是歌剧中的咏叹调,如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姻》中费加罗的咏叹调,就是著名的回旋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也是小回旋曲式。

莫扎特小提琴《回旋曲》
小提琴独奏 袁泉


前奏曲与快板
演奏风格:普尼亚尼。克莱斯勒身平简介:中文名: 克莱斯勒英文名: Kreisler, Fritz生 於: 1875/02/02卒 於: 1962/01/29国 籍: 奥地利乐 派: 二十世纪音乐

演奏风格:普尼亚尼
至于《前奏与快板》的作曲背景没找到,只找到了以下内容
希望对你有帮助
克莱斯勒身平简介:
中文名: 克莱斯勒
英文名: Kreisler, Fritz
生 於: 1875/02/02
卒 於: 1962/01/29
国 籍: 奥地利
乐 派: 二十世纪音乐
音乐家

克莱斯勒是位著名的小提琴家及作曲家,相信大家都听过他的著名的作品《爱之喜》、《爱之悲》、《美丽的露丝玛莲》以及《中国花鼓》等。
1875年克莱斯勒出生於音乐之都—奥地利的维也纳,他的父亲是名医师,是一名业余的提琴家,热爱音乐,克莱斯勒四岁时,他的父亲即开始教授他小提琴,之后由小提琴名家奥伯(Jacques Auber)指导,七岁时即登台演出,同时考上了维也纳音乐院,在校主要学习小提琴及理论,他成了该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学生。
在维也纳音乐院求学期间,跟随黑姆斯伯格(Joseph Hellmesberger jr.)学习小提琴,与布鲁克纳(Bruckner)学习乐理。三年后,克莱斯勒进入巴黎音乐院,师事小提琴大师马萨(Massart)。1887年当年十二岁,他与年长他十岁左右的小提琴学生同获得首奖毕业。
接下来的他在音乐事业上的发展并无如期顺利,一直到1901年,他第二次赴美国演出,才大获成功。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克莱斯勒返回奥地利从军,在1914年因为受伤而退伍,之后便前往美国,然而因为美国当时反德情绪高昂,他只好停止在舞台上的演出,一直到1919年才再次於纽约登台。
1924-1934年期间,克莱斯勒定居德国柏林,,,於是克莱斯勒入法国国籍,1939年后再次迁居美国,并在1943年入美国籍。
1941年时发生了一场车祸,对他造成很大的影响,几乎被认为没有希望重返舞台,一年后他就重登上舞台,演出孟德尔颂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1947年11月1日於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他的最后一次公开演出。1962年1月29日逝世於纽约。
克莱斯勒留下不少的小提琴小品,到今天还是非常受到喜爱的乐曲。在克莱斯勒年轻的时候担心自己名气不够大,世人不愿接受他的作品,所以他曾模仿古典浪漫时期音乐家的风格,创作许多乐曲,并将乐曲注上知名音乐家的名字,使得他的作品可以迅速地广为流传。他也写下贝多芬及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中的装饰奏(Cadenza),也成了今天小提琴家最常演奏的版本。

《前奏与快板》
小提琴独奏 埃里克·弗雷德曼


达的生命之树,上升到天空的尽头。



思达提琴

最经典的唯美图片,这里是你美好生活的小家,百态人生,人生百态,做真实的自己。
订阅号:wen15198989822
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