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设施资讯>你该熟悉的莫扎特三个创作时期
内容
你该熟悉的莫扎特三个创作时期


巴伦博伊姆演奏莫扎特K.331





浅谈莫扎特的三个创作时期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1791),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在莫扎特人生的35年中,写下了600多首音乐作品,其创作领域涉及广泛,包括歌剧、协奏曲、交响乐、室内乐、奏鸣曲、宗教音乐与歌曲,以及一部安魂曲等作品。从他的作品风格来看,可分为三个时期。 本文原载《艺术科技》。





1、初露锋芒(1762~1773) 

小莫扎特从1760年开始学习作曲,四岁的他写下了第一首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1762年,年仅6岁的莫扎特,由父亲带领来到了慕尼黑、维也纳、普雷堡进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实验性演出,此后,他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这段经历对他的创作道路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他的作品前期积极向上,与这段经历有着直接的关联。在旅行的过程中,他真正接触了在当时欧洲最为先进的器乐,意大利和法国的歌剧等音乐艺术,结识了巴赫、马蒂尼等多位作曲家,并学习了他们作曲技术与创作经验,这对他后来成为那一时代的最伟大的作曲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这一时期,有一个人对莫扎特的影响很深,那就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列奥彼尔德・莫扎特是位出色的小提琴家,还著作了当时重要的小提琴教育文献――《关于小提琴演奏基本原理的论文》。作为小莫扎特的启蒙者,我们也许可以称他为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和一个有头脑的经纪人。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意识到小莫扎特是个善于和声语言的作曲家,而不单单只是一个小提琴天才。他教会了小莫扎特技术服从于情感,教会了小莫扎特在五线谱上要以漂亮的、整齐的形式书写乐谱,这一好习惯伴随莫扎特的一生。 

小莫扎特的1号作品无疑是十分简单幼稚的,但那正是他童心的流露,同时也可以说明,在他初学作曲的那个时期,欧洲的文化背景是光辉灿烂的,这也使他的音乐成为对当时社会的反映和陈述,可以说多亏了他父亲的教育。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小莫扎特在旅行过程中见到的山山水水也都随着马车轮子的转动在他的音乐中流淌起来。1763年11月,7岁的莫扎特抵达巴黎,一待就是5个月。他最早的四首小提琴奏鸣曲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在旅馆中,小小的莫扎特坐在椅子上,双腿还悬在半空,就这样用他稚嫩的小手写下了公之于世的作品《由小提琴或长笛伴奏的钢琴奏鸣曲》作品9~15号。从这些作品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巴黎在小莫扎特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谈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在早期的创作中,融入音乐更多的因素是歌唱性和喜剧性,这不仅是莫扎特独有的风格,同时也是其音乐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此外,关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手法方面,莫扎特比海顿更为成熟,这在曲式结构、主题、和声语汇的应用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说,莫扎特继承并发展了海顿的创作手法,形成了自成一套的体系。 




2、成熟时期(1774~1781年) 

莫扎特在1773年底返回萨尔茨堡,这只是暂时性地结束了旅行,并在父亲的教导下继续学习音乐与文化,并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音乐素材运用最多的是旅行中所收集的,包括歌剧《假园丁》《牧人王》(1775年完成)。 

莫扎特特别喜欢观察自然,一切花开花落、云舒云卷在他的眼中都会变成流淌的旋律。莫扎特的音乐甜美、可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的心目中有着可爱的上帝,他的音乐使人心气平和原因就在于他心中有和上帝相同的自然。在莫扎特的音乐中,上帝同自然是同一码事,大自然的美与和谐也就是上帝的美与和谐,所以在莫扎特心目中上帝是很可爱的。 

莫扎特的恋爱也是他灵感来源之一。1774年,18岁的莫扎特有了他的初恋,12月在与姐姐的书信中,仔细地描写了他的这种感情,于是,第二年便有了5首小提琴奏鸣曲的诞生。莫扎特对于小提琴这种具有歌唱和抒情性的乐器的热爱是从小培养的,6岁的莫扎特就已经可以演奏第二小提琴手的位置了。 

莫扎特的身体不是很好,之所以身材矮小,都是因为过早地消耗了精神的缘故。对于他的身体问题,他的好朋友尼姆杰克回忆说:“就身材而论,这位杰出的人物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他身材矮小,如果不去看他炯炯有神的眼睛,很难看出他是一个伟大的天才。他的眼光是散乱的,不安的,但是他只要往钢琴面前一坐,那他的眼神就全变了。”是的,作曲就是他的灵魂,钢琴就是他的工具,从他6岁作曲的那一刻起,他命中注定的生活方式只能是成天坐在钢琴旁边。他的一生中写下了600多首曲子,尤其是他人生的最后几年。但在他的音乐里,很少能见到他为烦恼、疾病所写的曲子,乍一听,好像轻松、明快、风趣,其实他的内心纤细、敏感,只不过是善于伪装,用外在的东西掩盖内心的世界,因为他对音乐的神圣感是不会被世俗干扰、打破的。 

在1779年,莫扎特经历了几次人生的昏暗点。第一,他的母亲去世了,第二,他失去了他心爱的女人,第三,萨尔茨堡这座小城市的闭塞和心胸狭窄让他讨厌万分。在这种环境下,他企图把他的失落和隐痛,把他与世界的冲突拿到音乐中去,让音乐化解矛盾,正如他的《降E大调小提琴、中提琴交响协奏曲》。 

然而,莫扎特这一时期的音乐内容深受当时的运动思想的影响,风格十分严谨,出现了奏鸣曲中呈示部等形式的新要素。在《A大调奏鸣曲》(k.331)中,虽然第一乐章由优雅的主题变奏曲代替了传统的奏鸣曲式结构,末乐章《土耳其进行曲》运用了回旋曲式的结构原则,并运用了第一乐章中的音乐素材,但莫扎特并没有完全摒弃传统的音乐结构与风格。 

由此可见,莫扎特独特的音乐个性在奏鸣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新的风格亦是在丰富而创新的想象力与意识中孕育而生的。 




3、维也纳时期(1781~1791) 

父亲的控制、大主教的奴役使莫扎特陷入了困境。1781年6月,莫扎特25岁这一年,摆脱了父亲的控制,脱掉了宫廷乐师的制服,昂首走向了他人生的后十年。这是他人生最艰苦的十年,也是他作品大丰收的十年,正是他人生遭遇的困境造就了他,激励了他,他笔下的音符便源源不断地倾泻而出,思如泉涌。   

歌剧《后宫诱逃》的诞生在1781年他与大主教决裂之后,于1782年首演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后,他在没有得到父亲的允许下与一位音乐家的女儿结了婚。1872年,他与海顿结识,并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向海顿请教、学习了与四重奏、交响乐等相关的写作经验,并为海顿创作了六首《弦乐四重奏》。 

莫扎特在他人生的后十年生活是非常拮据的,他与妻子都不善理财,而且莫扎特喜欢花费大价钱去购买漂亮的衣服、胸针。就像他的曲子,也许正是因为他的本性并没有被世俗所感染,才会创作出那样的乐曲。 

1784年,莫扎特加入了,参加了带有资产阶级启蒙色彩的活动,与之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自由、平等、博爱”。为了这个组织,他创作过许多歌曲,如1785年,他写下作品468号《同志之旅》、合唱作品《的欢乐》和《献给你宇宙的灵魂》等。但有一首曲子是他对最高的赞扬,那就是《魔笛》。 

《魔笛》完成于1791年9月的秋天,在《魔笛序曲》中,我们能体会到莫扎特的精神气,一种人生在世无愧于天地的浩然正气,在这浩然正气中还包含着他的童心。他的童心伴随着他由生到死都未曾消失过,就像他的作品K.545《C大调钢琴奏鸣曲》,谁能想象到这首作品是他1788年的作品。曲子一开始,便能听出简单、快乐,充满了莫扎特式的童真,听不到那个被生活所困的莫扎特。 

赫伯格,一位维也纳商人,他在莫扎特晚年最穷苦的时候一直帮助他。他会在每月定时借给他钱,比起好心,笔者更愿意相信是他懂得欣赏莫扎特的才华。 

在写作魔笛的过程中,莫扎特还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天鹅之歌”――《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慢板旋律凄美、惆怅,是音乐史上动人心弦的篇章之一,将一种超脱人世,即将告别人生的意味展露无遗。 

进入晚期创作的莫扎特,更加注重内心的洞察与激情的融入,在《c小调钢琴奏鸣曲》(K.457)音乐中,出现了既具有矛盾冲突又如对话一般的主题与副题,这种“贝多芬的音乐元素”将另一个莫扎特展现了出来。 



4、结语 

在莫扎特作品的三个时期里,他的风格不断变化。写作初期的莫扎特是单纯的,童年眼中看到的景色是彩色的,他把对大自然的喜爱写进了曲子里。中期的莫扎特遇到了精神和生活的困难,即便如此,他也未曾怨天尤人,因为他相信音乐会化解矛盾,艺术可以化解冲突。而后期的莫扎特,把自己的想法写进曲子里,从他的五线谱上已经可以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他的内心世界,就像他情绪的大门已微微打开。 

但无论是哪个时期的莫扎特,不变的都是他那颗炽热的童心,在他的曲子中,唯能感受到的就是他对生命的热爱与真诚。莫扎特在古典主义时期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继承了海顿的奏鸣曲曲式,又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为贝多芬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曾经有人说,如果莫扎特再多活十年,那么他的写作风格会更加接近贝多芬。但笔者并不赞同这种观点,只要莫扎特的童心还在,他就会以仁慈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因为他始终坚信音乐可以化解矛盾和冲突,而不是发泄的工具,如果有所改变的话,莫扎特便不是莫扎特了。 

-END-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