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同业动态>听莫扎特的音乐真的可以变聪明吗? 一点时宜
内容
听莫扎特的音乐真的可以变聪明吗? 一点时宜

4岁开始作曲,6岁举办第一场个人音乐会,8岁创作第一部交响乐,10岁创作第一部歌剧,这就是天才莫扎特。




莫扎特创作写曲几乎不打草稿,一气呵成,他的音乐像是神送过来的。


下面是《费加罗的婚礼》第一幕中著名的咏叹调"Non so più cosa son"的手稿:




对比下普契尼(代表作:《蝴蝶夫人》、《图兰朵》)的 Le Villi 手稿:




贝多芬(代表作:《命运交响曲》、《悲怆》、《月光》)的Violin and Piano Sonata, Op.96手稿:




这位三百年不遇的音乐神童只有短短35年的生命,却写出了41部交响曲,22部歌剧,42部协奏曲,留下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爱因斯坦说,死唯一的遗憾就是再听不了莫扎特了




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则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变聪明莫扎特效应说法也在准妈妈间流传着。




回溯一下莫扎特效应发现的整个过程:

·         

1993年,《自然》杂志刊登的一篇论文中:一次针对大学生空间能力的测试发现,听10分钟莫扎特的曲子能提高该项能力;

·         

·         

1994年,莫扎特效应的神奇;

·         

·         

1996年,德国某地奶牛听莫扎特音乐后奶量增加了;

·         

·         

2001年,心理学科普作家认为莫扎特音乐有能治愈心灵的力量;

·         

·         

接下来,商家开始宣称莫扎特效应非常适合胎教和幼儿。

·         




莫扎特效应的命题 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

主要集中在莫扎特效应产生的机制问题,有研究者认为是由于被试者对音乐的偏爱,从而提高空间记忆能力;也有研究者认为该效应是由于音乐直接激活大脑神经元,从而提高被试者的空间记忆能力。




莫扎特效应是真的吗?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尧德中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发表在英国《科学报告》上的一篇论文对此有了部分解答。




他们使用的乐曲,是莫扎特的K.448号乐曲《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1993年的论文实验中使用的也是这首曲子,这是莫扎特唯一的一首双钢琴奏鸣曲,日剧《交响情人梦》中千秋和野田妹也曾共同演奏这部作品。




通过对大鼠和学生进行测试发现,乐曲的节奏可能是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关键,可以提升被试者的空间记忆能力,并且反向莫扎特音乐(通过把莫扎特488号乐曲的音符以相反序列排列所得)对人和大鼠的认知有显著的负效应。




音乐没听对,还可能有坏处。


曾经有科学家拿无调音乐代表勋伯格的音乐来做实验,研究发现,非节律性的勋伯格的音乐,往往会对大鼠的表现产生破坏作用。




不多说了,一点菌已经将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设为写稿专用BGM₍₍ (ง ᐛ )ว ⁾⁾

本文所用部分资料来自于科技日报、财新网

 


每天读一点资讯,点击阅读原文,来试用由一群高颜值程序猿生出来的资讯app

↓↓↓↓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