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同业动态>拉赫曼尼诺夫与莫扎特:生死以外无大事
内容
拉赫曼尼诺夫与莫扎特:生死以外无大事

【作品信息】:《拉赫曼尼诺夫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作者:拉赫曼尼诺夫(作于28岁时)

《安魂曲》,作者:莫扎特(作于35岁临终时)

==================================================

《拉二》和莫扎特《安魂曲》可以搭配在一起听。

前者是对生命的思考,自问,挣扎,摸索,归于安宁;后者是献给死亡的吻,是音乐神童莫扎特献给上帝的半封信。

《拉赫曼尼诺夫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简称《拉二》)由时年28岁的俄国音乐家拉赫曼尼诺夫创作于俄国革命前夕,较为流行的说法是该曲为作者在渡过了创作危机后献给他的心理诊疗师的康复之作,表达了创作生涯和个人心理上的重获新生。

当《拉二》最为著名的第二乐章的优美旋律响起时,复调如风吹动林间层叠的枝叶,再引起水波的震颤,波浪层叠,和缓有序,后半段强弱音的交替与节奏的变化带来新的生机。在舒缓的主旋律中,第二乐章呈现出由柔和转向激烈又归于柔和的变化过程,同时与开头段相比,尾声处的柔和感更多了层激越昂扬的意味,整段第二乐章生机勃勃,好像每一次春天来临时的世界。

听过《拉二》后再听《安魂曲》比单听后者来得好。

35岁的天才,年轻的,虔诚而纯净的灵魂,贫穷艰难的年轻人在完成了热烈灿烂的《魔笛》后,怀着神谕所赐般的紧迫感试图完成《安魂曲》,却最终未能在临终时以此曲与世界作别。28岁的拉赫曼尼诺夫与世界作了怎样的对话,35岁的莫扎特又试图与世界如何道别?

庄严整饬。

我听到的是一个整理了衣冠,打算以最庄重的姿态拥抱死亡的灵魂。D小调的沉重阴郁带出了人在面对“死亡”这一重大课题时必有的不安情绪,但而后又转向了壮丽的,富有秩序感的赋格。生平作品以愉悦高贵为特点的莫扎特,最后留给世界的依然是美丽和优雅。

莫扎特人生最后的完整作品是歌剧《魔笛》。他在弥留之际,请人把钟放在床头,以便计算时间,想象着《魔笛》的演出进程。每当我听到《魔笛》中夜女王漂亮的花腔时,盘旋在心中的却是《安魂曲》冰冷肃穆的D小调合唱,戏剧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形成具有悲剧意味的反差。但对莫扎特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魔笛》的旋律在剧院大厅中盘旋。

死亡并非不可怕,人对死亡的无所畏惧来源于对超越生死的某些意义的信仰。对伟大的创作者们而言,作品就是他们自己,甚至比自己更为重大的存在。我有时会思考“天才”何以为“天才”,得出的结论是因为“天才”最接近上帝,他们将所有全部交付于自己的信仰,这信仰未必是上帝或其他某些神明,而也许是对艺术和生命表达的纯粹的爱。

莫扎特迈着庄严的步子走向死亡时,曾属于他的每一个音符,每一段乐章都是神坛阶梯两旁的礼炮。

知生而后知死。听过《拉二》后,更能体会到《安魂曲》的重量与庄严感,我并非意指《拉二》不够庄严,它有它沉重和肃穆的部分,但毕竟生与死是不同的,这中间夹杂着多少挣扎与和解的轮回,夹杂着多么漫长的对信仰的找寻之路。

没有比生与死更重大的事了。只听《拉二》,难解生之可喜,只听《安魂曲》,不知死之庄严。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