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联盟故事>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最难弹的不是第五,是第四
内容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最难弹的不是第五,是第四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最难弹的不是第五,

而是第四

撰文 / 张放 鲁兹





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 (Op·58)》在音乐演奏和表现上非常困难。贝多芬的第五和第三钢琴协奏曲,因其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非常漂亮的乐句,引发辉煌的效果,这使它们更容易抓住听众,也能在钢琴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相比之下,第四钢琴协奏曲的情绪是比内向更高一层的内敛,钢琴和乐队的关系相当难处理,一般来说,只有一流的音乐家才能相对处理好这部作品。

傅聪先生曾谈到:这个协奏曲第一乐章的第一个和弦真是难,很多人都不知道第一个和弦怎么弹下去,怎么办?其实就是要放松,先踩好踏板,很自然很大方地弹下去。第一个和弦要有分量,而且是很温柔的。好象一个人在深思,乐队也一样,进来时也要很抒情很温柔的。

我们看郎朗与艾森巴赫合作的那个视频,开始弹全曲第一个和弦的时候,郎朗运筹良久后,才弹下去(这个视频我们放在全文的最后展示给大家——编者)。

傅聪有一次说到这部作品:这个协奏曲在所有钢琴协奏曲中是登峰造极的一部,很多演奏家都没有理解这部作品究竟登峰造极在什么地方。

这个协奏曲到处都是陷阱,一定要从和声上去找结构,如果从旋律上找,一定迷路。



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是他成熟时期杰出作品,是贝多芬五部钢琴协奏曲中思想内涵最为丰富、最热情洋溢的。它的风格清新、构思完美、充满柔和的浪漫音调,富于哲理性。 

《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都是贝多芬在1806年完成的,这三部作品被学者们称为“柔美三巨作”。其中的《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被认为是最美丽的钢琴协奏曲之一。 


贝多芬1805年着手创作《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当时贝多芬居住在维也纳的艾德蒂伯爵夫人家。,邀请贝多芬去担任宫廷乐长,久居维也纳的贝多芬表示可以考虑。为了能将贝多芬留在维也纳,伯爵夫人召集贵族商讨并决定在1808年底,替贝多芬举办一场大型作品发表会。这场音乐会由贝多芬本人担任指挥和钢琴演奏,曲目的庞大数量前所未有,包括《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C大调弥撒曲》《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合唱幻想曲》等作品。然而,这次大型演奏会并不成功,贝多芬的耳疾日益严重,音乐会上贝多芬几乎听不到演奏的声音,由于他过度的投入,在指挥时竟然把谱架上的烛台弄翻。在演奏这部《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的独奏部分时,强弱掌握失当,旋律支离破碎,现场听众几乎不知道贝多芬到底在演奏什么。


这场音乐会后,贝多芬再也没有公开演奏过,而这部钢琴协奏曲直到28年后,才由门德尔松德推动正式出版,得到了当时欧洲著名音乐家的一致好评,并对后来浪漫派音乐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部协奏曲区别于贝多芬其他四部钢琴协奏曲的一大特点在于,第一乐章的开始没有惯用的乐队作为全曲的引子,而是由钢琴奏出第一主题。在这首乐曲里,宣叙调的表现手法发展到格外完善的程度,钢琴的歌唱性的发挥既强调表达出最精细的色彩,同时又服从于整个乐曲的总构思。


另外,这首协奏曲毅然脱离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程式化的传统,创造出一种特有的独创个性的风格特点,赋予了协奏曲这种体裁一些全新的特征,如在第二乐章里乐队与钢琴交替出现,形成一种“错位”的感觉,像是人与人的对话,又像是两个对比形象的对抗,乐队与钢琴常常处于竞相演奏的状态。

傅聪说:这部作品从头到尾应该基本上是一个速度,就是allegro moderato(有节制的快板)。音乐是越来越神秘,一直都是在问,在追求。所以弹这个协奏曲,一定要理解它内在的深刻的哲学意义。

贝多芬本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钢琴家,他对钢琴的性能以及各种声音效果了如指掌,所以他在《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中,为了在钢琴上达到具有交响性的音响效果,经常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在力度的表现上,尤为喜欢极端的力度对比,如弱后突然出现一个强音; 渐强后又突然变弱; 强弱的尖锐对比; 强音出现在弱拍或后半拍极快的大幅度渐强与渐弱等等。

这就要求演奏家触健手法更加的多样化,手腕与手臂的肌肉要更好的协调。这样要在很短的句子里做出如此多的力度变化不是很容易的事。



视频: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

(阿历克西斯·魏森伯格/朱里尼)


贝多芬利用了当时改良的新式钢琴,能够奏出pp到ff之间的任何力度这一特点,创作这部作品时在力度表现方面大做文章。

不仅是钢琴的力度,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还赋予钢琴家多种高难度的指法,这个话题因为过于专业,在本文中不展开。

这部作品是由钢琴的独奏在一片安静的气氛中开始的。可以说钢琴的开始便是它的结束。在开始与结束之间仅持续5小节,独奏已经略微触及并且精确演示了协奏曲中最吸引人、最有创造力、最富于表情的瞬间。独奏的开始和接下来乐队演奏的音乐形成了一条流畅的纽带,将原本呆板的、不具表现力的结构连接起来。

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这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几乎每个段落,钢琴和乐队都是密密麻麻地缠绕交融,在这种缠绕中更要理出头绪,更需要钢琴演奏者清晰自己的地位和角色,何时为主角,何时为配角。

傅聪在解释这部作品时曾表达这样的观点:这个协奏曲钢琴不是主体,乐队也不是伴奏,而应该乐队是主体,是和钢琴在一起的交响曲。所以对我来说没有什么乐队的伴奏好不好,因为乐队这这里不是伴奏的问题。如果乐队跟着钢琴家跟好了,那这个指挥就不是好的音乐家。乐队跟着钢琴家走了,那就不行。这个作品乐队是主要的,钢琴不过是上面的线条而已。

著名钢琴家傅聪


作为音乐爱好者,从演奏家的角度去认识一部作品,也许不是一条捷径,以下介绍了三种唱片版本,如果都能悉心欣赏一下,也许能琢磨出很多内涵,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这部高难度的钢琴作品。

      1威廉-肯普夫(Wilhelm Kempff演奏版本。肯普夫是德国钢琴家,50岁后,他的钢琴技艺达到了理想境界。1953年肯普夫录制的《贝多芬第四、第五钢琴协奏曲》,由肯朋(Kempen)和拉贝(Raabe)分别指挥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管弦乐团和柏林爱乐乐团,环球唱片公司录制出版。

威廉-肯普夫


这套唱片是单声道的,这个时期是肯普夫演奏艺术的高峰时期,其明亮辉煌的诠释被认为胜出他60年代录制的立体声版本。肯普夫这个录音中表现得质朴率真,钢琴的颗粒感极强,充满古典风格,听起来相当自然真实,堪称“浑然忘我”的演奏。行家们说,肯普夫的演奏永远不会过时。

特别值得一提,这个录音版本中第四钢琴协奏曲的华彩乐段是肯普夫自己写的,听起来好像是即兴而作,非常自然。


2,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演奏版本。阿什肯纳齐是英籍前苏联钢琴演奏家、指挥家。《贝多芬第三第四钢琴协奏曲》的这个DECCA唱片版本,1988年由阿什肯纳齐独奏并指挥克利弗兰交响乐团完成,阿什肯纳齐的演奏富有诗意、情调满满、技巧细腻,是最浪漫的第四钢琴协奏曲。

阿什肯纳齐


这个第四钢琴协奏曲版本的第一乐章钢琴华彩部分, 阿什肯纳齐采用了贝多芬为第一乐章所创作的第一段华彩, 第三乐章钢琴的华彩部分,采用了贝多芬为第二乐章创作的第二段华彩。

3,朗朗演奏版本。2004年郎朗的《贝多芬第一、 第四钢琴协奏曲》是朗朗首度灌录贝多芬作品,也是他与恩师艾森巴赫合作的第一张唱片,乐团是艾森巴赫担任艺术总监多年的巴黎管弦乐团。朗朗对贝多芬第一及第四钢琴协奏曲的精湛演绎,令本人也是贝多芬权威的艾森巴赫为之折服,说: “他 (指郎朗)是天生的贝多芬演绎者”。,认为是几十年来难得的里程碑。

郎朗与艾森巴赫


这个版本朗朗采用的华彩乐段与上面提到的阿什肯纳齐版相同, 第一、 三乐章的这两段华彩是被演奏家采用最多的,也是贝多芬创作最富有想象的乐段。从肯普夫的古典风格,到阿什肯纳齐的‘‘浪漫情怀”,再到朗朗的两者结合,给贝多芬的这部作品注入了新的生命。



视频:郎朗与艾森巴赫合作的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乐队街》

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署名!




长按上图中的二维码可关注本公众号


所刊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