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设施资讯>魔笛声脆 美妙绝伦 诠释索尔【莫扎特“魔笛”主题与变奏】及演奏初探
内容
魔笛声脆 美妙绝伦 诠释索尔【莫扎特“魔笛”主题与变奏】及演奏初探

点击上方蓝字 吉他时代 ▲ 订阅


魔笛声脆,美妙绝伦
诠释索尔【莫扎特“魔笛”主题与变奏】及演奏初探


《莫扎特“魔笛”主题变奏曲》(以下简称“魔笛”)是西班牙作曲家、吉他演奏家费尔南多· 索尔1820年根据莫扎特四幕歌剧《魔笛》中摩尔人莫诺斯塔托斯与众人歌舞时的合唱曲《多么美妙的声响》改编而成;全曲由序奏、魔笛主题及五个变奏和尾声组成,是一首难度较大,艺术性较高、技巧全面,充满浪漫色彩的独奏曲,由于它有较高的术价值和一定的难度,被列入世界吉他大赛中的必奏曲目,以此来检验演奏者的音乐素养及技巧水平。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对“魔笛”从广义的演奏技巧、曲式结构、旋律、和声、节奏及情感表现加以解析,算是为有意弹奏“魔笛”的琴友们抛砖引玉吧。


被誉为“维也纳三杰”【其中两位是海顿,贝多芬】的莫扎特三岁学钢琴,五作曲,六开始在全欧洲旅行演出,十就已経创作30余部作品,并受到英,法两国君王的宠爱,奥皇誉之为“小魔术师”,担任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师,同时被世人称之“音乐神童”。歌剧【魔笛】(The Megic Flute)是他最后的作品,1791年初上演于维也纳,剧情中他把道德覌和魔法术,纲领和神话故事,寓言和打油诗综合在一起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音乐柔美,曲风多样,索尔就采取了莫诺斯塔托斯的合唱曲【多么美妙的声响】改编而成。

 

“魔笛”序曲采用e旋律小调写成,旋律有着一种隐蔽而被笼罩似的美感,内在的诗意荡漾于全曲,如同东方破晓,万物复苏,浓密的森林在经过静寂的深夜之后迸发出勃勃生机,小鸟开始歌唱,潺潺的溪水在晨曦里波光粼粼,曲中的泛音显示出大自然清晰可爱的透明的意境,并由它们引出欢快抒情的“魔笛”主题。序曲由e小调主和弦拨奏开始,紧接着是复附点节奏的主音旋律,仿佛朝霞划破云层呼之欲出;第7小节8度属音并带有装饰音显得轻巧,仿佛鸟儿开始鸣啼;第9小节主音旋律开始向上模进,下面伴有三连音节奏的和声也随着旋律音高的扩展越来越开放透明;第13小节一连串的变化音在旋律下面回旋、辗转,如同嫩芽破土;第16节开始以后泛音连续出现,好似晶莹透亮的露珠,泛音后面的三连音更应该明亮、剔透;如同被朝露抹去尘埃后的玉珠!最后在倾向性强烈的导音和附点节奏中走向半终止的属音,起着承先启后的引子作用。演奏第一个和弦犹如被晨雾笼罩着的森林,含蓄朦胧又有动感,仿佛启开黎明的闸门之后,晨雾散去,力度渐强,旋律音程的力度对比要循序渐进,复附点的时值延长要准确,旋律小调的特色音#C#D要柔情而小心的演奏,左手充分揉弦,右手的触弦可以根据乐句的需要时而接进指板处拨奏,时而在音孔上轻抚。

变奏曲的主题是再现的单贰部曲式‖:4(a)+4(b):‖:4(c)+4(b):‖组成,最初的陈述并作为尔后变奏所依据的原型是作者将原合唱曲主题作了简单的变动,目地是为了便于吉他演奏。第一部‖:4(a)+4 (b):‖采用E大调,旋律从属音开始下行模进到纯四度后又返回向上律动到第Ⅳ级音作短暂的停留,随即由第Ⅲ级解决到主音结束,旋律起伏不大,但流畅而抒情,极富歌唱性。技巧采用一个回音和连续的噼啪音,演奏音要连贯而轻盈,左手的噼啪音在勾弦时力度适中,动作的幅度有所控制,否则容易触到相邻的第①弦上出现杂音,所以力度和手指勾弦的幅度显得很重要;第6小节的平行3度显得和协明亮,连续的附点音符和前面流畅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特别是第二拍前半拍的双音可以充分展现揉弦的美妙;第7小节是主和弦E和属七和弦B7,最后第8小节解决到主和弦结束。和声中的中声部和低音声部也要和旋律一样立体般展现出来,显得丰富而有律动感。


主题第二部‖:4(C)+4(b):‖中的C段4小节从下属音开始,下行三度模进又在属音的上下方萦绕,第5小节由前一部的E和弦在此改变成E7和弦,第6小节由原来柔和的3度变成空旷的六度和五度和音,显得更加明亮,最两小节和第一部雷同。主题的旋律在演奏上一定要强调清晰明朗,的变奏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第5至8小节:左手按品准确而细腻,始终有一种华丽而浪漫的气氛在手指上流动。

 

第一变奏,围绕旋律骨干音做华彩加工,节奏、节拍和速度随之起了较大的变化,运用大量的32分音符音阶式的进行,在原来的自然音体系的旋律中出现较多半音和和声外音,同时使乐句之间的和声织体有所改变,旋律更具器乐化,这种变奏方法称之装饰变奏(也称严格变奏),在技巧方面主要以圆滑奏贯穿始终,了使音阶式的旋律奏得轻快流畅,第1小节(不完全小节除外)到数第二个音#D要保留住,面的E音改成空弦,【曲谱上是4指从#D滑向E】下一小节的B7和弦而提前准备,同时要把B7共鸣和弦演奏得丰满而从容,才能和单音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音阶式的旋律力度应该是由弱渐强,左手在经过一连串的圆滑奏之紧接着是噼啪音,力度控制更应适中,在整段旋律的力度对比上是阶梯式的推进,第4小节第二拍半拍至第6小节第二拍前半拍是由弱渐强;第6小节第二拍半拍至第8小节是由强渐弱:旋律既要流畅又要有颗粒感。



变奏II,最大的变化在于其转同主音小调,第一部由于调性的更换、旋律的节奏型变化以及低声部旋律的进行,使原来主题轮廓的清晰度变得低回、婉转,音乐的发展似乎转入另一个意境;第一部第2小节第二拍前半拍的#D是和声小调最富特色的导音,左手4指揉弦要多情而又轻巧,因为后面紧接着滑到A音上,第1小节的旋律落在主音上平稳而安详,而低声部是小字一组的主音E向下进行到大字一组的#A,也就是说主旋律平稳、低声部流动且力度渐强。类似这样的乐乐句如第3、5、7小节必须奏得有声有色,不能含糊不清,第4小节的回音在第②弦上需要良好的控制力,否则容易触到相邻的弦,第6小节的6连音采用滑奏和圆滑奏技法要演奏得更加清晰而连贯。


第二部上声部的旋律比第一部明朗并多加了临时变化音,而且低音和声旋律从下往上也就是从开放走向密集,和声进行增加较多的不协和成分,连续附点的参入显得倾向主音的感觉更加强烈。这段变奏即使是双音也可以用揉弦来表现,左手在换把时手指不要离弦,利用轻轻触弦从一个把位换向另一个把位,这样在演奏中容易到位准确,但不要奏成滑音。值得注意的是在换把当中不能忽略的两个动作,即:在换把前最后一个音要多停留在指板上,如果是往低音方向移动【琴头方向】就要求左手手腕先行,然后瞬间到位;音乐往高音区运行【音孔方向】就要求左手肘关节先动,然后瞬间到位,这两个动作可以在日常的音阶练习中加以强调。练习多了自然就顺畅且动作优美。


第III变奏,回归到E大调。第一部显出明确的主题旋律,并伴有流动的伴奏织体,旋律从属音推向高8度的属音,尔后下行半音模进到下属音,显得高亢明亮,仿佛魔笛再次鸣响。乐句分得均匀,前面每两小节为一乐句,第三乐句有4小节。在流动的旋律中加上共鸣和弦,轻快而不失庄重,特别是在第6小节从导音向下模进并加入连续的三连音解决到主音之后有种激情之后的舒适感,每个音要有穿透力,旋律中的共鸣和弦力度要奏得饱满结实,不必担心会喧宾夺主,因为吉他的高音弦明亮富有穿透感,而中音、低音浑厚并余音缭绕,不但不会掩盖旋律,反而会烘托旋律的气氛。


第二部更加清晰的号角在回荡,下声部带连线的二分音符时值要延长准确,具体做法就是左手1、2指要保留在指板上。特别是6、7、8小节在主音及下行模进的旋律和律动的和声中“魔笛”的魅力在此得到最充分的展现!从音乐上讲,除再现主题的某些品质外,并大大丰富提高了主题的韵味。演奏上没有特殊较难的技巧,音色要求有颗粒感,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剔透、力度对比夸张但又不要过分,抑扬顿挫,起伏明显。



变奏Ⅳ,在围绕主题骨干音流动之后,带有明显的 “卡农”式的呼应手法,每个短句后随之呼应的是急速的和弦琶音,旋律与和声互相呼应,时而旋律主题般的稳定对应稳定的和弦,时而旋律出现倾向性强的短句对应稳定或不稳定的和声,此起彼伏,错落有致,给人感觉既变化又统一,而且每个音都显得玲珑剔透,把吉他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情绪也是逐句推向高潮,充满了戏剧性,可以说每一乐句都是杰作!演奏手法上,右手a和i指组合弹奏两根弦之间的三连音节奏的旋律,比较别致,每个对应的和弦全部用急速连拨奏法,大家知道和弦演奏有几种常见的奏法,即:共鸣和弦,分解和弦,“急速连拨”也是分解和弦的一种,方法是右手提前置于要弹的弦上,然后pima依次拨出,弹完之后立刻止弦,干净利落。第一部的力度开始是mf,进行到第3小节是mp,第5小节第二拍后半拍和第六小节的下属和弦是高潮,力度是ff,然后7、8小节回到平稳的mf结束。


第二部开始应该是mp一直进行到第5小节后半拍和第6小节的下属和弦的力度也是ff,最后7、8小节与第一部完全相同,换把没有过渡的音型,几乎都是跳跃般的换把,要求敏捷而准确。



变奏V最明显的主题再现、流动的和声、连续的三连音节奏把合唱曲“多么美妙的声响”再次推向流畅、华丽的境界中。在手法上,加强节奏的密度且连贯一致,使音乐既奔放、热情,又不乏歌唱的抒发。三连音中间和音不断重复和变化重复,贯穿始终,具有一定的旋律性,美妙的诗意荡漾全曲。右手拨弦如珍珠项链般把一颗颗浑圆而清澈的音符串接成一片,左手必须有细腻、敏捷飞快的按品及噼啪音适度的力度控制,第6小节的旋律和和声组成的三连音飞快、流畅,组成活跃、轻巧的旋律线条,左手摸进式的换把要准确、轻快而且连绵不断,力度的处理更应该严格按照渐进的要求演奏,以期逹到更加华丽的效果!


第五变奏也是装饰【严格】变奏的进一步延伸,既保留了“音乐神童”莫扎特【魔笛主题】的基本结构,又维持了旋律及和声的基本框架,使用更加灵活的变奏,把旋律舆和声用三连音的节奏来丰富表现。是主调音乐时期变奏曲式最常见也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表现手法之一。对于有着“吉他上的贝多芬”,“吉他上的车尔尼”美称的作曲家,吉他演奏家费尔南多·索尔而言,这样的作曲手法可谓得心应手。因为他不仅是古典吉他作曲家和演奏家,他还进行了大量的歌剧,舞剧,交响乐和歌曲的创作。所以他的作品当中都有这些艺术的原素,大气磅礡而细腻抒情。风格多样,变化多端!



尾声继续用E大调进行,而且旋律似乎还带有明显的主旋律的影子,起伏较大,气氛热烈,犹如交响乐般的辉煌,一片织锦似的声响穿插交错于调性范围内,变化音也清晰可见,一连串的三连音从上而下、从下而上跌宕起伏,围绕主题的骨干音萦绕;欢唱、飞翔着,和声以稳定的主和弦、属和弦交替进行,技巧上有大量的圆滑奏,第16、18小节的大调音阶力度是渐强,第13--15以及最后4小节的共鸣和弦要饱满结实,以便和前面三连音节奏的音型形成鲜明的对比。


总之,“魔笛”变奏曲一方面保持了主题的基本结构和情绪,另一方面使用了多样的华彩式装饰手法来发展该主题,使主题所具有的某些品质特点得到全面的深化和拓展,而且每个变奏部分的排列组合显示了较强的逻辑性和层次感,演奏上运用了古典吉他大部分技巧,只有作者本人是伟大的作曲家和演奏家才能作出如此有艺术价值和辉煌技巧的乐曲,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莫扎特“魔笛”主题舆变奏》是古典吉他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本文作者


黄建平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学院吉他教师


 


谢谢观赏

- END -



欢迎投稿

admin@guitarera.com

商业合作

微信:18666008352


欢迎访问


吉他时代艺术展厅:www.GuitarEra.com

:bbs.GuitarEra.com

吉他时代艺术商店:GuitarEra.Taobao.com


吉他时代成立于2008年。我们宣传与推广古典吉他文化,解释吉他历史和演奏知识,承办音乐会及文化交流活动;我们集中世界各地高品质的古典吉他,为吉他演奏家和吉他收藏家们,为数以千计的乐器交易提供服务,促进古典吉他在中国的发展。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