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设施资讯>三年阅读计划之64:排挤效应与确定有益
内容
三年阅读计划之64:排挤效应与确定有益

从孩子没出生,估计你就会被各种东西狂轰滥炸了。胎教,莫扎特效应,听各种名曲,看各种名画,杜曼闪卡,读经,七田真右脑记忆,珠心算,双语养育,磨耳朵,自然拼读,神童,卡尔维特,奥数,……


这些都是老黄历了,我十年间写了大量文章,帮助一些家长理清了思路。这些东西如果让孩子都实验过来,那走过的弯路不知道有多可惜。


这些老黄历不少东西已经翻篇了。比如杜曼闪卡,当时我为了证明这个东西没用,花了不少力气。但最终让这个东西式微的,主要还是时间的作用。十多年过去了,第一批做实验的孩子们都长大了,有没有人获得了超能力,变得与众不同呢?显然,没可能的事情。美国60年代就流行了这个东西,被证明无用。台湾80年代流行过一阵,也没用。中国2000年之后流行的,现在基本可以说无用。


我最近一直在讲一个理念,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根本来说是判断力。面前有十个选择。九个是错的,一个是对的。能不能把对的那个选出来?这能力至关重要。商业社会就是这样,你有无尽的选择,但那个对的,可能被挤压在一个角落里,你能否把这个给选出来,这一方面有点运气,另一方面,眼光和判断力至关重要。


除了对家长至关重要外,对孩子也至关重要。孩子也要走入社会,也要面临纷繁的选择题。所以现在一些家长跟我讲,对孩子的学业一点不担心,现在就担心孩子能不能在大事情上不犯糊涂,做出理性正确的选择。


判断力涉及方方面面,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今天我简单介绍两个思维方法,一是排挤效应的意识。二是“确定有益“思维。


排挤效应从原理上讲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就是你只有一份时间,这份时间干了A,B就没时间了,但即便如此,具体操作的时候很容易忽视这点。


比如前天我讲,为何不推荐《声律启蒙》。我论述这东西没什么价值,其实这点不大容易讲清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就是排挤效应。大量时间花在这样一个不知道能否产生价值的东西上,这就会排挤掉,孩子本身可以用来干更有价值事情上的时间。


前段时间我文章里经常谈“确定有益”这几个字。在纷繁复杂的选择面前,我先选择那个确定有益的,我先用时间把这些确定有益的事情填满。然后实在有余力,再整一些虚头巴脑的,似乎有用,被传的神乎其神的东西。这样你即便做错,也不会错的离谱。


很多家长的误区在于,脑子里很少有那种确定有益的事情,脑子里基本被各种商家推的东西占满,什么流行就搞一通。孩子很忙,家长很累,最后没什么效果。比如那个杜曼闪卡,做那个东西是很累人的,如果这个精力,家长即便不用来教孩子,就用来提高自身也好得多。还有些家长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就在那里给孩子读《论语》,这几乎是没任何意义的事情,时间就这样一点点浪费掉了。


这些非理性的做法,一方面是认知的局限,另一方面,来自一些非理性的思维。比如我在入门课里介绍的想象力蛊惑。还有攀比意识,冲动消费,完型心理。所谓完型,就是觉得这个东西不试试,好像有点耽误孩子似的。


克服这些非理性思维,最终就是要落实到,先把确定有益的事情做好这个理念。何谓确定有益的事情?这几乎是我每天都要讲的东西。先从这些小的,简单的,容易操作的事情入手。多快好省的来做,这样也容易坚持。边做这些边提高自己的认知,判断力也会越来越强。大块时间被确定有益占满了,偶尔跑偏也不影响大局。


萧愚  2018-3-26


参考:把握住确定有益的东西,然后是狠狠学

唐诗课开课感言:确定有益的东西,就要狠狠去把握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