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设施资讯>2018届高考百日倒数日思(71—59天)
内容
2018届高考百日倒数日思(71—59天)

【71天】今天的晚修,本来有八个同学预约了问问题,结果解决完三个同学就放学了沉醉于学习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

 

【70天】最近跟一些同学聊学习的时候,发现了在做主观题时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坏习惯,就是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写答案上,却不愿意发时间在审题和分析材料上,结果导致时常答非所问,或者无法从材料准确获取信息。这个坏习惯一定要改掉,必须改掉,坚决要改掉。高考的要求,第一步就是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花时间审材料,从何获取信息?!无法准确获取信息,后面的分析论证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69天】今天一同学来问问题,她先问了一道最近做的选择题,待我分析完,她拿出以前做过的一道题,说:“我觉得这两题有点像,但是它选的答案不同,是不是因为材料……?”听到她这么问问题,我实在是太高兴了。她已经学会将同类的题目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在尝试找出这些题目背后的规律。虽然现在的高考题已经不能用答题模版来应对,但不管试题怎么灵活,还是能找出共性的规律,特别是思维上的规律。所以,虽然我们没有答案模版,但我们可以构建思维模版。为这位同学点赞!

 

【68天】这个学期的时评以每周一专题的形式开展,至今分析了战略和监察委员会。负责的同学都能精心准备,为同学们提供最优选的资料和详细的分析。当然,想要让时评发挥最佳的效果,同学们不能仅靠每节课那5分钟。课后的吸收与消化才是让这些资料和分析内化于心的关键。所以,建议同学们每天花5到10分钟看看贴出来的相关资料,自己想一想关联的知识以及可能的出题方向,积累每天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定能发生质变的。

 

【67天】今晚找一学生谈谈学习,她说:“其实我是会的,只是粗心而已。”我马上把这篇文章拿给她看。粗心不是原因,粗心只是自我安慰的籍口。要想提高成绩,我们就要分析自己粗心背后的真正原因,大胆承认自己的不足,对症下药,及时改正。

文章:《班主任提醒:考试从来就没有粗心这回事,真正的原因在这里!》


【66天】今天班会课的主题是“最后66天,如何提质增效”,在方向上给了同学们指引。最后能不能有成效,关键还是看行动。

课上特别提到,平时习惯听着音乐背书和做作业的同学,一定要在这最后66天把这个习惯改掉。一旦习惯了在音乐的陪伴中思考问题,考试时没有了音乐,思维便梗塞了。结果今晚近6点时路过课室,便发现两位同学依然听着音乐做作业。好吧,班会讲的话起不了作用。难道真的要采取强制性措施?

附网上文章一篇:

听音乐真的能帮助学习吗

许多学生都声称听他们喜欢的歌曲能让他们像打了鸡血似的,学得更好。可是这真的有科学依据吗,还是仅仅是他们的一面之词?

来自卡迪夫城市大学应用心理学的专家们或许可以用他们的论文来解答这个问题。论文的作者NickPerham和Harriet Currie,将同学们分为了四组,并让他们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复习:第一组在完全无声的条件下进行复习;第二组同学则被允许听他们喜欢的带歌词的歌(像是Coldplay还有Bruno Mars的歌);第三组虽然也给他们听歌,但是限定只能是他们本人不怎么喜欢的有歌词的歌;第四组听的则是纯音乐,毫无歌词。

待他们在截然不同的条件下完成复习后,研究员会对他们刚刚复习的内容进行测试,以考察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同时,他们还要求学生在考试完成之后写下对自己表现的预期。

 

主要发现

1.不听音乐的同学的成绩要比那些听带歌词音乐的同学好上60%。

2.听纯音乐的同学表现要比听有歌词音乐的同学好。

3.不管听的歌学生们喜不喜欢,对他们的表现都是存在负面影响的。

4.在安静的环境下复习的同学们普遍认为自己受到的影响最小,而且完美预测自己在考试中的傲人表现。

 

相关研究

正如上次推送所提及的,在干某些活的时候,听音乐确实能带来增益的效果。它们不仅能振奋精神,也能让我们的心情变好(听自己喜欢的歌能让人不由自主地散发出微笑)。然而,这种神奇的效果到了学习这里就行不通了。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狠狠地打了一部分人的脸。当然,他们的结论也并非空穴来风。经研究,他们的误解很可能来自一个叫“莫扎特效应”的理论,该理论指出人在听了约十分钟莫扎特的音乐之后,工作效率会显著提高。在测试中,参与者普遍都表现得更聪明,表现也更好。

然而,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在干活之前听上一小段音乐确实能让人心旷神怡,然而在干活的同时听音乐就只会帮倒忙了。这是因为人在听音乐,尤其是有歌词的音乐的时候,这个动作本身是占用大脑内存的。如果边听音乐边学习,那么只可能事倍功半。

 

结论意义

这项研究最大的意义莫过于是让同学们明白听音乐和学习两者是不兼容的。事实上,NickPerham和Harriet Currie的实验表明,同学们对于有声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心知肚明的,然而不少学生还是前赴后继地边做作业边听歌。这是为什么呢?或许是出于习惯,也可能是因为错误地把好心情当成学习的好状态,还可能是为了排遣无聊,或者,只是因为别的人都这么做,跟着大部队走总没错。

不管原因如何,学生们要明白,要想激发出最佳的学习状态还是需要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毕竟:沉默是金。

 


【65天】今天历史课,历史老师请来了教研员在我们班上了一节公开课,用17年的高考题讲解解题方法。课后有同学反映,这位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条解题的新思路。多接触不同的方法和思路,也许就能迸发新的灵感,冲破瓶颈,提升自我。

 

【64天】江门名儒陈白沙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进入高三以来,找老师问问题的同学明显比之前增加了好多,有一些同学更是像狗仔队一样追着老师。能问出有效问题的同学,一定是有所思考的,一定是主动学习的,一定是追求上进的。问题问得越多,老师对你的情况就越熟悉,就越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

希望同学们能多点主动找老师问问题,见缝插针地问,提前预约地问,死缠烂打地问。总之,有行动,总有有收获的。

 

【63天】清明节放假,这是高中阶段所剩不多的假期了……

 

【62天】今天上课时聊了一下最近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对美国的反击之所以能够快狠准,底气十足,原因在于我们早就做足了准备!同理,我们要想打赢高考这一战,也唯有做足了准备,才会有底气从容地面对!

 

【61天】最近有不少同学来问问题的时候跟我说,感觉自己做文综的时候开始有点门路了,正确率也越来越高了。所以说,踏踏实实地付出,总是会有收获的。加油吧,多做总结与反思,收获将会更多。

 

【60天】今天有幸请来了华南师大的高考专家刘石成教授来给文科班的学生讲授主观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一个下午的讲座全程干货满满,同学们纷纷表示想拿教授的课件回去再好好消化。会后也有同学与我交流探讨教授讲的方法和技巧。有听,有记,有思,看来今天的讲座确实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59天】按照原有的调座位规则,同一个小组无论怎么滚动,都是那三个格,其余六个格永远没有机会坐到。

据说昨晚有同学在宿舍对这件事吐槽了许久。我想,吐槽虽能发泄心中之不快,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与其吐槽,不如来点实际行动。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可行性的建议,努力让事情变得更好,不是比吐槽更好吗?

今早幸得班长告之,我才发现了规则的不完善。于是班会课后马上修订了调位规则,让每个小组都能把九个格坐一遍。

共勉一句:争当行动者,勿做吐槽人。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