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同业动态>川美星期经典《For Elfse(致爱丽丝)》
内容
川美星期经典《For Elfse(致爱丽丝)》

川美日语

——《星期经典》

第十九期



同学们好!

欢迎来到川美日语学部 《星期经典》。

川美每周都会精选一首世界各地的经典名曲(歌),在川美培训基地作为背景音乐播放,同时,川美教材中,也会融入每一周播放的经典名曲详细介绍,借以加强你我自身的音乐与文化素养,开拓视听新境界。

今天,我们为你送上的是一首欢快且愉悦的钢琴曲《For Elfse(致爱丽丝)》。









创作背景

在1808一1810年间,年近40岁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Therese Marfati)(有的翻译为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里,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这首钢琴小品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莎》却被人们忘记了。






【作者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浪漫曲。


他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并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月光》以传说的形式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上(题目为《月光曲》)。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1813-1817年贝多芬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8一1827年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五十六岁的贝多芬听觉已完全丧失。





【曲式分析】

此曲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的形式。A为整首小品的叠部,B、C两部分则为两个插部。A部分有三小乐句,共22小节(不计原样再现的两次),B部分分为两个小乐句,共15小节,而C也可分为两个小乐句,共22小节。全曲不计反复部分共103小节。


叠部前后出现了三次,是全曲的基本主题,总共有二十二小节(不计反复),内部结构呈现出再现单三部曲式的特征,呈示部分有八小节,由两个四小节的平行乐句构成。a句运用了a小调,为先上行,后下行的旋律进行,力度也开始由弱转为中强,体现出明显的对比色彩。并结束在完全终止上。接下来的b由a小调转向了关系大调C大调,结构短小,共6小节,为先下行,再上行的旋律进行。并以a小调的属音E为再现部分作准备。再现部分又回到a小调,而且基本上是原样再现。


插部一回到了在下属方向的F大调中陈述,由一个类似乐段的八小节结构加上八小节(一小节叠入)的连接过渡段落构成。这部分感情更加明朗,左手改成阿尔贝蒂低音似的伴奏形态,右手旋律的节奏打破了A部分中的均分样式,变得丰富起来,附点节奏及倚音、回音的运用使音乐更加华丽流畅。


经过省略反复的A部再现,乐曲以贯串手法进入到插部二。

在插部二中,左手一直在以同音反复的伴奏型在主音A上作单一的持续。5个小节之后,左手的伴奏由单音变为双音,加厚了音乐的织体,并在持续的主音下方以1小节为单位附加上一个上行的半音级进的线条,在第3小节刚好到达了a小调的终止46和弦,并在最后一拍上将主音下行小2度,纵向形成a小调的属7和弦,与随后出现的a小调主3和弦形成了“K 46-V7-I”的完满的、典型的古典终止模式。而右手声部则以合唱般的织体手法写作,调性转至d和声小调,并形成8小节一句的平行乐段关系。之后第2个乐段并行进入,但是在调性和音乐织体上有所改变,是为动力再现。持续音恢复了单音的形态,只不过这次又以它自己为出发点构成了一贯上行半音级进的线条,经过a小调的导7和弦,然后停在了a小调主3和弦的第一转位上。


在最后,贝多芬又安排了从导7和弦到主6和弦再接上属7和弦的连接,接后是一个由主3和弦所构成的带有华彩性质的“曼海姆火箭”音型,作为第二插部回归叠部时的一个连接部分。

贝多芬在这个由尾声转变过来的插部中,利用和弦式的陈述方式表达了一种坚定的决心,并用密集的和弦与快速的分解音型弥补了前面部分中缺少激情和高潮的不足,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当旋律冲至最高点时,再由顶端以下行的半音阶方式折转下来,同时力度也渐弱,并在结尾处出现了一个渐慢的速度标记,缓缓融回乐曲的叠部。最后乐曲在再一次省略复奏的叠部中结束。

 



【作品鉴赏】

叠部前后出现了三次,成为这首乐曲的基本主题,它纯朴而亲切,概括地描绘出女主人公温柔、美丽的形象,又仿佛贝多芬有不尽的亲切话语要对其诉说。两手交替的分解和弦演奏,犹如两人在亲密地交谈。



插部一由脉脉的絮语变为愉悦的交谈,音乐流畅、欢快而华丽。第一个句子中右手轻巧地弹奏出装饰音和附点十六分音符,使旋律活跃起来,仿佛是少女明朗而欢快的语调;左手平稳而流畅地演奏分解和弦,温柔而亲切,仿佛是男主人翁不断地回应着恋人的絮语。第二个句子变得更加欢乐,右手是密集分解和弦的三十二分音符,仿佛是少女发出阵阵银铃般的笑声。



插部二音乐情绪发生巨大的变化,层层推进,不可抑制的热情像火焰般地燃烧起来。第一个句子,在同一个低音上不断持续着,仿佛是男主人翁的心跳,又像他炽热的爱情,诚挚而坚定,明晰的高音声部与有力的左手持续音相结合,使人仿佛听到男主人翁热烈的表白,看到他深沉有力的眼神,感受到他的坚定不移。



随后是一个连接句,右手采用琶音连续上行,由慢渐快,低声部采用和弦推动音乐的发展,仿佛是少女欣然接受了他的表白。在最高音处,一连串的半音阶下行,充满华丽的色彩,表现出两人心心相印的幸福感受。

最后乐曲回到叠部,是第一部分最后一次再现。当音乐逐渐变得轻柔时,仿佛一对执手相望的恋人,在渐渐弥散的音乐中定格。





【创作风格】

贝多芬的作品以富有英雄性、戏剧性和思想性而闻名。正如他自己所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例如他最著名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中的“命运动机”描写了与残酷的命运斗争,并最终获得胜利的信念。


他一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为《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和《第九“合唱”交响曲》。

他的钢琴音乐作品则以热情豪放和对比强烈的交响性著称。钢琴奏鸣曲在他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但体现了他个人音乐创作风格的演变,而且预示了钢琴音乐从古典主义进入浪漫主义的过程。


从他的第二奏鸣曲第三乐章开始,贝多芬用谐谑曲代替了海顿和莫扎特使用的小步舞曲。自此奏鸣曲的结构为:第一乐章,戏剧冲突性;第二乐章,抒情或沉思性的慢板,用来表达复杂的内心情感起伏;第三乐章,小步舞曲,贝多芬用谐谑曲替代;第四乐章,回旋曲,热烈、节庆性特征。

在奏鸣曲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热情》、《悲怆》、《月光》、《黎明》和《暴风雨》五首。



在贝多芬的晚年,他还写了六首弦乐四重奏,其中代表作为《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在声乐作品创作方面,有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康塔塔《庄严弥撒》等重要作品。他的最重要的一部歌剧为《费黛里奥》。


贝多芬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的创作构思宽广、形象宏伟、感情深邃、对比鲜明,这使他偏重于采用并扩充奏鸣曲式;同时由于创作的形象丰富多样,运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鸣曲式又各有特点。


贝多芬的其它管弦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两首序曲、钢琴乐队、合唱幻想曲、两首小提琴曲与乐队浪漫曲等。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贝多芬除了吸收传统的古典奏鸣曲结构合理的成分外,又在自己的创作中得以更大的创新:

翻阅古典大师的作品,从海顿、莫扎特到库劳、克列门蒂等,他们的作品往往都是开门见山,直叙其意,引子部分往往省略不计。只有贝多芬,他赋予引子以新的意义,就像音乐会序曲或歌剧序曲一样,引子往往作为前言或相对独立部分对所述音乐内容作简略概括,并暗示、启发、过渡、说明等。如《热情》第三乐章1-19小节的引子,《悲怆》第一乐章1-10小节的引子,升F大调奏鸣曲第24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1-4小节的引子等。


我们知道,在分析古典奏鸣曲呈示部时,往往都会找第一个反复记号,第一个反复记号之前的全部为呈示部。但在《热情》中,贝多芬却把这个反复记号省略了,这不能不说是贝多芬对“古典框框”的背叛和创新。当然,本曲呈示部的不反复主要还是乐曲内容发展的结果。



贝多芬之前的作品,“展开”只是相对性地展开,往往是“象征性”的,并且“连接”和“结束”更是以一带而过的身份出现在作品中,根本不具备独立性的意义,是以离调或转调乐句、以“桥梁”的身份处于作品次要的位置;有的干脆把展开部省略了。而贝多芬却赋予展开部、连接部和结束部以新的意义,在篇幅和艺术高度上,是前人所不及的。《热情》的第一乐章展开部就有71小节(65-135),连接部占20小节(16-35),结束部占15小节(51-65)。而第三乐章的展开部则有94小节之多(118-211),连接部则占40小节之巨(36-75);并在此乐段中赋予连接部一定的独立性意义和更为强烈的旋律化倾向。


尾声的空前发展不仅表现在篇幅的拉长上,而且更为可贵的是,贝多芬照样给予尾声以相对独立的意义。《热情》的第一乐章尾声占59小节(即204-262),第三乐章尾声占54小节(即308-361)。他往往引用主部、副部的音乐材料,对尾声作混合性发展,并给尾声冠以更具体化的Ad哈。(《热情》第一乐章尾声部分239小节)、presto《热情》第三乐章尾声部分308小节),以及其他的如piuallegro等速度或力度的术语,使尾声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四乐句结构的独立段落。




【后世评价】

人们喜欢把《献给爱丽丝》称为“微不足道的音乐”。但这种微不足道凝聚了贝多芬强烈的体现个人风格的创作理念,体现了他独具一格的创作思维。乐曲还有其它种种的独具匠心之处,无一不显示了贝多芬创作中一贯的严谨精神。所以尽管《献给爱丽丝》只是一首演奏时间只有3分多钟的小品之作,但也可以说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一个浓缩体,同样渗透了他的精神表达。


《献给爱丽丝》仅仅是贝多芬的一首钢琴小品,但是其中运用的和声手法仍然体现了贝多芬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作曲家的风格,不折不扣的体现了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方式,对后世仍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人物评价】

这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最终耳聋的音乐家,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这个表面狂傲的人,在事实却有着鲜为人知的一面。音乐家最重要的器官损坏了,他不敢表露出来,不敢让人知道他的弱点,只好选择离群索居。他没有知音,甚至连朋友都没有。但是,贝多芬接受了现实,承受了上天给予他的痛苦的命运。因此他也成为作者心目中的英雄。

贝多芬的伟大,决不仅在于身为一个音乐家。他有对于人生的大苦闷与精练的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在贝多芬稍前的时代,欧洲乐坛上的大圣是莫扎特。然而莫扎特的音乐的价值,毕竟止于一种“音的建筑”,即仅因音乐的“美”而有存在的意义而已。至于贝多芬,则更有异彩,他的音乐是他的伟大的灵魂的表征。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



         

               川美日语学部    官方微信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哦!

                                                                                            

川美日语学部

官方微信:川美日语培训(cmrypx2016)

官方微博:川美日语培训

官方网站:www.cmcm2016.com

官方邮箱:cmcm@188.com

官方热线:400-030-6488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