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同业动态>如果想看深刻的戏,德语音乐剧《莫扎特》会合你的胃口
内容
如果想看深刻的戏,德语音乐剧《莫扎特》会合你的胃口

声明:我们是澎湃新闻“有戏”栏目的微信公众号,没有栏目官方微博,唯一的APP叫“澎湃新闻”。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有戏”栏目,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转发朋友圈请随意。


撰文: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音乐剧《莫扎特》预告片


在奥地利,《莫扎特》是与《伊丽莎白》并驾齐驱的国宝级音乐剧。


这部德语音乐剧1999年首演于维也纳,先后于德国、瑞典、日本、韩国、匈牙利、捷克7国上演,吸引过190万人次的观众群。


12月13日起,该剧将登台上海文化广场,连演40场。即将来到上海的是维也纳Raimund剧院的“驻场版”,布景、道具、服装均从维也纳运来,演员亦是原班人马。也就说,我们在上海看到的《莫扎特》,和在维也纳看到的一模一样。



德语音乐剧更合中国人的胃口


作为一个主打音乐剧的剧场,文化广场每年年末都会引进一部年度大戏。


说起音乐剧,人们往往会想到百老汇。但在过去几年,文化广场引进的年末大戏,诸如《巴黎圣母院》(法语)、《罗密欧与朱丽叶》(法语)、《剧院魅影》(英语)、《伊丽莎白》(德语),及至《莫扎特》(德语),没有一部来自百老汇,全是不同语种。


“我们希望给上海观众呈现不同风格的音乐剧作品,就像吃菜一样,有时候名气最大的菜,不一定最适合你。德语、法语音乐剧其实非常适合中国人的胃口。百老汇音乐剧的美国式幽默和家庭式快乐,中国人不见得能很好地理解。”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解释。



做过法语、德语音乐剧,费元洪发现,观众在欣赏这些“非英语”音乐剧时,完全没有语言障碍,这也是他们再接再厉引进《莫扎特》的原因。


维也纳联合剧院公司是欧洲大陆最成功的音乐剧制作公司,出产音乐剧无数,《伊丽莎白》、莫扎特》、《吕蓓卡》、《吸血鬼》、《贵妇还乡》等,均常演不衰。



这些戏中,最出名的要数《伊丽莎白》、《莫扎特》、《吕蓓卡》。三者之间有一个共性:它们都是根据名人的事迹改编,没有所谓现成的剧本,这些传奇人物的命运,他们跌宕起伏的一生,就是最好的剧本。


有趣的是,三部剧均由西尔维斯特·里维(作词)、、海利·库普夫(导演)联手打造。三人热衷于挖掘奥地利著名人物的命运进行创作,格局上很大气,音乐上又很现代,十分耐看。


“这其实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中国人喜欢看深刻的戏。”费元洪由此想到了中国人的口味,“我们过去看的戏都是悲剧,都是台上会死人的,特别开心的戏或者全家欢的戏,在剧场不一定会受欢迎,德奥体系的戏就非常适合我们。”


早逝的音乐天才


莫扎特是一个怎样的人?


3岁学琴,4岁作曲,7岁写第一部交响曲,11岁写第一部歌剧,莫扎特就像一个从天而降的天才,没什么道理可讲。


他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当宫廷乐师的父亲很早就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于是把他当作名人来培养。三四岁时,莫扎特就已经享誉欧洲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被父亲带往欧洲各地,到处跑。


长大后,莫扎特专注于作曲。他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了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也成了古典音乐最主要的音乐体裁。



如果平静、富足地过完一生,就没有莫扎特后来那些让人津津乐道的戏剧性故事了。


命运多舛,用来形容莫扎特再合适不过。


从小生长在音乐家庭,莫扎特没有童年,没有青少年,只有音乐。因为性格和家庭关系,他极度缺乏自由。但他又不愿受约束,创意和奇思怪想非常多。


长大成人后,莫扎特成了一个只懂音乐不懂世界的作曲家,单纯至极。他早年的作曲收入不少,但对钱完全没概念,被人骗钱无数。因为不愿受约束,他也成了欧洲音乐史上第一个跟宫廷对抗的音乐家。


在他之前的作曲家,绝大多数都被束缚于宫廷(如巴赫),离开宫廷就没法生存。莫扎特跳出了宫廷,完全靠自己的音乐生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脱离了体制。但他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没人买,他的作品最后都被贱卖,生活异常拮据。


35岁时,莫扎特英年早逝。人们对他的死因有很多猜测,有说情杀、谋杀,或是毒死、摔死、染病而亡。这样一个音乐奇才,最后落得无人送葬,被当成普通公民群葬在某个地方。



音乐剧《莫扎特》展现了他真实、短暂却闪耀的一生。莫扎特强烈的艺术生命力,他与妻子的矛盾,与父亲、柯罗雷多亲王的冲突,都在这部剧里得到详实的呈现。


创作《莫扎特》前,作曲家昆策对莫扎特的音乐、生活、心理、情感做了颇多研究,“他有时是个天才,有时又近乎疯狂,有时幽默,有时悲伤,有时愤怒,所有这些都体现在他的音乐里。”


在昆策笔下,莫扎特被塑造成一个极具情绪化的人物。一开始,他们也担忧是否把整个人物形象,或者说把这段历史描述得太情绪化了,“事实证明,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因为正是这样,整个剧作的节奏才更加跌宕起伏。”


“我希望讲述的是,人如何变得独立自主,如何不再依附他人,以及最终如何得到自身的自由。”他说。


童年莫扎特杀死成年莫扎特


即将来上海挑梁主演的,正是在维也纳“驻场版”中饰演莫扎特的乌多·凯帕什。


乌多出生于荷兰,2009年至2013年在蒂尔堡音乐剧院音乐学院接受专业训练,2015年入驻《莫扎特》。清亮的嗓音,俊秀的外表,使其成为主演莫扎特的不二人选。



怎么理解莫扎特这个人?


乌多认为,莫扎特非常希望得到父亲的爱和认可,他的疯狂和情绪化,来自于他想向父母证明自己,让他们自豪,“他当时三十多岁了,智商上很成熟,但又反叛似少年,想冲破他们的期待,做了很多叛逆性的、革命性的尝试。这让这个角色变得很有意思。”


乌多很享受这个悲剧角色带来的挑战。他举例说,剧中的莫扎特可谓“众叛亲离”,有一幕,父亲、妻子、姐姐齐齐对他说“我再也不想看到你了”,“就像三把尖刀戳到了心上,这种悲伤的表演很过瘾”。


“我没有把莫扎特当成作曲家,而是把他当成一个人,希望把他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在乌多看来,这部剧更像莫扎特的成长之旅,而不仅仅是一个富有天分的孩子长大的故事,“这种天分可能是一个负担,尤其在剧末,你会发现这种天分可能是个负担,而非礼物。”


剧中,其他人都穿着样式古典、色调偏暗的宫廷服饰,唯有莫扎特始终一套白色休闲装,时尚感与当代感扑面而来。


谈及为何做这样的对比处理,乌多解释,莫扎特的音乐在当时是很阳光的,他的性格也很阳光。这部剧试图把莫扎特塑造成“摇滚巨星”一样的人物,某种程度上,这套格格不入的衣服,也是其性格的外化。



值得一提的是,剧里有两个“莫扎特”,一个是成年莫扎特,还有一个与之如影随形的小莫扎特。小莫扎特是奋笔疾书的音乐天才,成年莫扎特是生活化的,最后,童年莫扎特把成年莫扎特“杀”死了。


维也纳“驻场版”总共有四个小演员轮演童年莫扎特,两男两女。为了节省成本,很多音乐剧在国外巡演时会在当地招募小演员,但这次,文化广场没有选择本地招募,而是坚持要花大价钱从维也纳请——他们就像“灵魂”贯穿全场,对演技有高要求,临时演员很难承担这样的重任。


乌多忍不住夸小演员们漂亮,“9-11岁的时候,我很难专注一个小时以上,何况是每天晚上。这些孩子很不容易,都很有天分。”


有人注意到,乌多在演莫扎特时,脸上常常挂着笑容,这些笑容像是分了很多层次,有悲伤的苦笑、也有开心的大笑,这是导演有意的设计还是乌多本人的风格?


“我从来没想过我笑了多少次,表演时你很难意识到你什么时候笑了、笑了多少次。但笑容是打开自己的方式,在剧院里,这也是很好的交流方式,演员笑,观众也会跟着笑,跟着把情绪打开。”他说。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