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同业动态>告诉你一个你不知道的莫扎特
内容
告诉你一个你不知道的莫扎特


也许你知道莫扎特是一个音乐天才,但也许你并不了解,他是一个喜欢逗趣的人,他晚年穷困潦倒借债为生,他父亲是他一生的心魔,他死后连一块墓碑都没有。


今天,就让我借《莫扎特传》这部电影,告诉你一个真实而鲜活的莫扎特。


电影《莫扎特传》于1984年上映,虽然年代久远,但是现在看来它依然可以算得上人物传记类影片的巅峰之作。作为需要尊重现实的人物传记,这部电影难能可贵地做到了真实性与戏剧性完美结合。一流的剧本,一流的制作,里面还能欣赏到莫扎特的很多经典作品。


《莫扎特传》上映后获奖无数,1985年获得第5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音效等八项大奖,还将英国电影学院奖、美国金球奖、法国凯撒奖、日本电影学院奖等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奖项收入囊中。


该电影讲述了音乐天才莫扎特一生的故事,主要聚焦在他离开家乡萨尔茨堡来到维也纳之后的时期。


被上帝吻过的音乐天才


上篇文章中讲到,莫扎特4岁开始作曲,7岁写了第一部交响曲,11岁写出第一部协奏曲,12岁写出第一部歌剧,在西方音乐史上,他为“天才”作了定义。


莫扎特的音乐从容得体,浑然天成,听感典雅而甜美,就像春天的暖阳下亭亭玉立的花朵,给人一种热情而真诚的感觉。他的音乐中永远不会出现太极端的东西,哪怕再高兴,或是再忧伤,都会表现得非常隐忍,绝不会出现激烈的情绪。这跟贝多芬的音乐是截然不同的。


莫扎特的音乐是一种“大道至简”的音乐,他的音乐从谱面上看音符并不多,基本不会有诡异复杂的音形,旋律简洁,但是却有一种强烈的整体感,所以演奏莫扎特的音乐不需要炫技,需要的是对音乐的理解和对乐曲的整体把握。越是这种简单的音乐越难演奏,一个音处理失误,可能会导致整体演奏框架散掉。

莫扎特C大调第21号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作品编号K.467,钢琴演奏者内田光子


莫扎特的总谱手稿没有任何修改的痕迹,就好像音乐已经存在他的脑海中,他做的只是把脑海中的音乐誊写出来一样,因此他也被称为“上帝的抄谱员”。


莫扎特的作曲方式也很奇特,一部完整的古典音乐作品有一个总谱,总谱通常都有十几行,就是把所有乐器同一时间演奏的乐谱写在一张纸上,一般音乐家写总谱的时候都是横着写的,也就是写完一种乐器再写另一种乐器,但是莫扎特是竖着写的,就是同时写出每一种乐器同时奏出的音符,就像他在脑海中能直接想象这些乐器同时奏出的和声一样。这就像写文章的时候竖着写,先写出每一行的第一个字,再写出每一行的第二个字,这样的作曲方式难度可想而知。


此外,莫扎特是唯一能掌控歌剧的德奥作曲家,歌剧是属于意大利的音乐,意大利语本身非常适合歌剧,而德语清辅音较多,天然就不太适合歌剧,就算乐圣贝多芬也无法很好地驾驭歌剧,但是莫扎特做到了,而且他的歌剧作品兼顾了故事性和音乐性,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你一定要知道莫扎特的三大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这几部歌剧穿越了几个世纪,至今还活跃在世界最高级别的舞台上,影响极为深远。这几部歌剧在电影中都有穿插展示。


《费加罗的婚礼》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的喜剧故事,其中有一段极为出名的女声二重唱,。

《费加罗的婚礼》第三幕唱段《待微风轻轻吹过》,作品编号K.492


《唐璜》是莫扎特的歌剧中最为阴暗的一部,讲述的是一个叫唐璜的花花公子浪荡不羁,最后受到惩罚下地狱的故事。这部歌剧创作于莫扎特的父亲刚去世的悲恸时期,里面有一个被唐璜害死的司令官复活变成了一个石人,最后这个石人杀死了唐璜。据说这个石人是莫扎特对他父亲的隐喻。电影中每当父亲出现在莫扎特面前的时候配乐正来自《唐璜》。

《唐璜》第三幕选段,作品编号K.527


《魔笛》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这是一部德语歌剧,讲述的是一个埃及王子经过重重考验最后获得爱情的故事,故事本身带有神话色彩,里面的音乐也给人一种美妙的奇幻感觉。其中最著名的唱段是《夜后咏叹调》,可以说是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史上数一数二的名曲,充满竭斯底里的感情却依然优美动听,演唱难度极高,是女高音的试金石:

《魔笛》第二幕唱段《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沸腾》,通常被称为《夜后咏叹调》,作品编号K.620


据说临死前几小时,莫扎特还渴望听到《魔笛》的音乐,他请人把钟放在床头,以便计算时间,他躺在床上想象着正在进行的《魔笛》演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莫扎特依然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电影中莫扎特倒下之前在指挥的歌剧正是《魔笛》。


《魔笛》也是贝多芬极为喜爱的歌剧,他甚至根据里面的唱段创作了多部音乐作品,比如《魔笛主题变奏曲》等。


活在父亲的巨大阴影之下


莫扎特的父亲对莫扎特的一生有巨大的影响,可以说他成就很大部分来自于他父亲对他的严格训练,但是他的速朽也在一定程度上跟他的父亲分不开。


莫扎特于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萨尔茨堡,莫扎特是他的姓,家里人习惯叫他的名沃尔夫冈。他的父亲利奥波德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音乐家,在萨尔茨堡作为小提琴手和乐队助理指挥受雇于王公大主教。


利奥波德与他的妻子安娜一共生了七个孩子,但是只有两个存活了下来,就是莫扎特和他的姐姐南内尔,这样的婴幼儿存活率在那个年代司空见惯。


利奥波德从小就对南内尔及莫扎特进行极其严苛的音乐训练,可以说,他把自己未竟的梦想放在了两个孩子的身上。他在1766年(当时南内尔十四岁,莫扎特十岁)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我的孩子们习惯于工作。”


后来南内尔和莫扎特出名之后,利奥波德带着他们在欧洲各地巡游演出,莫扎特姐弟两个成了名扬整个欧洲的音乐神童,而利奥波德则是他们的导师、合作者、咨询者、护理人、秘书、经纪人、出版人和最重要的推销者。


从莫扎特的传记和书信集里面可以得知他一直是一个顺从的好儿子,他按照父亲帮他规划的人生道路发展,常年出门在外寻找演出机会,时常寄回温情洋溢的家书,他任劳任怨地甚至是高兴地将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对父亲对他的严厉斥责,他总是以谦卑耐心到令人感动的态度回应。


利奥波德一直希望莫扎特谋求一个稳定的职位从而保证家里的收入水平,但是莫扎特本人却对宫廷乐师和钢琴教师这些职位不感兴趣,他最喜欢的还是作曲,在职业发展方向上他们父子俩存在分歧。


简而言之,利奥波德对待儿子的方式受着复杂动机的制约,一方面他对家庭财政忧心忡忡,希望儿子有可观的收入可以维持家庭生活水平,所以他不得不让儿子常年在外巡游演出,让儿子去巴黎“出名,赚钱”,另一方面他又要掌控儿子的一举一动,儿子任何事情都要写信向他汇报,请求他的允许,他们之间留下了大量书信。


在许多信件的结尾,莫扎特都会恭敬地写下“我吻您的手一千次,并永远是您最听话的儿子”。


“你必须全心全意考虑父母的利益,否则你的灵魂将下地狱。”在每一封信里,有时一周好几次,利奥波德都会威吓儿子尽量节省开支并努力赚钱——为了家庭。


但是再听话顺从的儿子也有长大的一天,这就是莫扎特想要结婚的时候。莫扎特爱上了他在维也纳寄宿人家的女儿康斯坦茨,他写信告诉父亲,结果却遭到了父亲的严厉反对,他们父子之间立刻爆发了一场不愉快的笔仗。


利奥波德对莫扎特想跟穷人家的女儿结婚的想法严词谴责,其中还混合着歇斯底里的发作和现实的算计考虑,他在信中质问儿子:“你真的认为在这种收入并不稳定的状况下能结得起婚吗?”


1781年12月,在数月的旁敲侧击之后,莫扎特终于向父亲宣布:他希望娶康斯坦茨为妻。“你为这一想法而担惊受怕?——但是我恳求您,最亲爱的、最好的父亲,听听我的呼声!”


莫扎特一直等不到父亲的回信,所以他就自己办了婚礼,婚礼之后父亲终于来信同意了他的婚事,但在信中隐晦地暗示:因他为儿子的事情花销很多,莫扎特还欠他不少钱。


莫扎特终其一生都活在父亲的巨大阴影之下,他的音乐才能来自于父亲的教育和训练,同时父亲又像上帝一样笼罩在他头顶上。有人说利奥波德甚至在坟墓中也没有放过儿子。


后来有人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莫扎特和他父亲的关系并出版了相关著作,,父与子:心理探究》。


电影里面反复出现的带黑色面具的形象其实就是莫扎特父亲的隐喻,这部电影当时的一幅海报选择的就是这个带黑色面具的形象,说明父子之间的冲突和纠结是这部传记电影想要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某种程度上说,莫扎特的父亲就是他的命运——如果没有父亲的严厉,也许莫扎特就不会成为流芳百世的音乐家,但也正是这位严厉的父亲,使莫扎特一直活在挣扎与痛苦之中。莫扎特对他父亲具有一种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依赖父亲,另一方面他又害怕父亲。


有这样一位严厉又珍惜他才华的父亲,莫扎特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


天才与庸才谁更可悲?


这部电影选取了一个很妙的角度,从一个“庸才”萨列里的眼中来观察莫扎特这个“天才”。


从各个方面来看,萨列里都正好是莫扎特的对立面。


莫扎特才华横溢,他的作品流芳百世,而他本人也成为西方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贝多芬也非常崇拜他;而萨列里虽然贵为皇室作曲家,在当时他也创作了大量广为人知的作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作品渐渐被人们遗忘,现在已经几乎无人弹奏他写的曲子,也鲜有人知道他这个人。


莫扎特收入不稳定,还要负担自己家庭和父亲的生活开销,后期甚至可以说是穷困潦倒,甚至于不得不低声下气向他的朋友们借债,而且常常需要借新债还旧债;而萨列里是皇室作曲家和指挥家,后来又晋升到了皇家管弦乐队指挥的位置,热爱音乐的约瑟夫二世对他青睐有加,可谓衣食无忧,享尽荣华富贵。


莫扎特的性格天真率性而喜欢逗趣,也有人认为他太幼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会做人,情商低,但也许正是因为他一直保持着天真的个性,没有让世间俗务侵占灵性的空间,才能创作出如此浑然天成的作品;而萨列里成熟稳重,深谙人情世故,工于心计,但他却一直无法写出一流的音乐。


莫扎特早亡,35岁就离开了人世;而萨列里长命却一直对自己不能拥有莫扎特般的才华耿耿于怀,晚年他宣称自己毒死了莫扎特而住进了精神病院。


萨列里深深嫉妒莫扎特的才华,而约瑟夫皇帝对萨列里的偏爱也是莫扎特求而不得的。


每一种祝福都是诅咒,每一份馈赠背后上帝早已暗暗标注好了价格。性格乖张,无法很好地融入世俗社会对于一个天才来说也许是上帝早已安排好的命运。


萨列里其实代表了千千万万个普通而平庸的“我们”。在影片的最后,垂垂老矣的萨列里坐在轮椅里,他依然对上帝的偏心无法释怀,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中走向疯狂。他虽然得到了长寿,却也并没有比莫扎特更快乐。


天才与庸才谁更可悲?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答案。


但是无论是天才还是庸才,死亡是所有人都无法逃脱的终极命运,而莫扎特的音乐使他不朽。


对于一个通过自己的作品超越了时间限制的人来说,活35岁和活95岁,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安魂曲》未完天才已逝


莫扎特最后的作品《安魂曲》庄严肃穆,听上去给人一种深深的悲壮感和宿命感。


在莫扎特生命的最后时期,有一个匿名的人委托他创作一首弥撒曲,结果曲子还没有写完,莫扎特就因病去世了,所以有人说冥冥中注定这是他为自己写的《安魂曲》。据史料记载这个委托人其实并不是萨列里,电影里这样安排是为了增加戏剧冲突。


莫扎特去世的时候《安魂曲》并没有写完,后来由他的学生整理完成。电影中展示了莫扎特在生命的最后,卧病在床只能在他人的协助下创作《安魂曲》的情景。



莫扎特死后,他的灵柩在一个冰雪交加的冬夜被送往无名的穷人墓地草草掩埋,没有鲜花礼炮,甚至连墓碑都没有,这样的画面配上莫扎特自己创作的《安魂曲》,电影中这一段实在催人泪下。 

《莫扎特D小调安魂弥撒曲》第一乐章,作品编号K.626


就像传记作者写的那样,“天才被忽略,这是一幅令人伤感甚至让人满足的画面;在孤独的艺术家和平庸的市侩世界之间,有某种浪漫化的反差:维也纳最伟大的艺术家在下葬时,没有号角齐鸣,没有半点社会的承认。”


如果你想了解一个真实的莫扎特,你不应该错过这部电影,如果你是一个西方古典音乐爱好者,你更不应该错过这部电影。


最后放几段《魔笛》中的音乐请你欣赏,我觉得《魔笛》中的音乐有一种带有奇幻色彩的欢快感,希望你会喜欢。

《魔笛》选段,作品编号K.620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