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联盟故事>《魔笛》:莫扎特心中永恒的乌托邦
内容
《魔笛》:莫扎特心中永恒的乌托邦




智慧战胜愚昧


光明战胜黑暗


222年前的10月22日,莫扎特人生中的最后一部歌剧《魔笛》在短短的四年中已经演出了整整200场。不同于后来的火爆,此剧首演时,观众很平淡,反响也很一般。可是每次再演,人气就会逐渐增高。

《魔笛》首演节目单


其中著名的《夜后咏叹调》几处最高音达到了High f3,让许多花腔女高音都对此望而却步。


由于high f 的难度之大,能否完成high f 成为了鉴定一个优秀的花腔女高音的标准,因此,夜后咏叹调也成为了“花腔女高音的试金石”。


fairy tale

童话




歌剧取自类似童话的题材,埃及王子塔米诺被巨蛇追赶而为夜后的宫女所救,夜后拿出女儿帕米娜的肖像给王子看,王子一见倾心,心中燃起了爱情的火焰,夜后告诉王子,她女儿被坏人萨拉斯特罗抢走了,希望王子去救她,并允诺只要王子救回帕米娜,就将女儿嫁给他。王子同意了,夜后赠给王子一支能解脱困境的魔笛,随后王子就起程了。


事实上,萨拉斯特罗是智慧的主宰、“光明之国”的领袖,夜后的丈夫日帝死前把法力无边的太阳宝镜交给了他,又把女儿帕米娜交给他来教导,因此夜后十分不满,企图摧毁光明神殿,夺回女儿。王子塔米诺经受了种种考验,识破了夜后的阴谋,最终和帕米娜结为夫妻。 


在歌剧中,莫扎特运用通俗易懂和引人入胜的神话剧的形式,去呈现他的“乌托邦”理想,这也是的理想,即智慧终将战胜愚昧,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善良终将战胜邪恶。


可谓 是《魔笛》的核心思想,它起源于中世纪,1717年正式在英国伦敦成立,不是宗教,但包含着许多宗教成分,以互助为宗旨,强调道德、慈善原则,会员必须是相信神的存在并坚信灵魂不灭说,并要求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


这样的宗旨,在普遍信仰宗教的年代,可想而知,是会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好的印象,以致吸引了许多开明人士和知识精英,这包括一些很有地位的人加入,比如伏尔泰、华盛顿、歌德、莱辛、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和瓦格纳等。


迅速发展,在欧洲各地形成分会。莫扎特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朋友的帮助,于1784年加入维也纳分会。他认同的宗旨,对各位会员兄弟有着深厚的友谊。正是这样,中的一位叫做西卡内德的会员来找莫扎特,希望他能为他所在的歌剧院写一部吸引观众的歌剧。




西卡内德将德国洛可可时期的诗人、小说家克里斯托夫·马丁·维兰德1786年出版的小说集《金尼斯坦》中的童话故事《露露》改编成了舞台剧《魔笛》。



在歌剧中,莫扎特巧妙把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揉入到音乐、人物、场景中去,例如剧中塔米诺河帕米娜接受神的考验,就是模仿的仪式。歌剧取景于埃及,就是因为的人自信他们的礼仪发源于埃及等。除此之外,《魔笛》以充满了魔幻般迷人色彩的童话完美呈现18世纪后期启蒙思想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精神”。


fairy tale

童话




歌剧在莫扎特创作中占据着支配地位,在他的歌剧中擅于运用咏叹调方式塑造人物。这部歌剧采用他的母语德语进行创作并酝酿出一种新的带有说白的歌剧模式。


可以说,这部歌剧《魔笛》是莫扎特一生短暂35年中艺术思想的结晶。在音乐上,他巧夺天工智慧的融合了当时最为流行的所有歌剧风格,也吸收了德国各类传统民歌和新教圣咏,以德奥民歌风小曲、咏叹调、重唱、合唱、器乐曲等不同的方式一一将剧中人物性格生动的勾勒出来,集音乐本身的深度和通俗为一体。


爱因斯坦在谈论《魔笛》的成功之处时说道:“《魔笛》糅合了这么多的各种表现因素真是难以置信。


《魔笛》完成了,但伟大的莫扎特的精力已经耗尽。他来不及享受到自己作品成功的喜悦,于首演后的九周,即12月5日病逝了。尽管莫扎特一生仅走了短短的35年,但他的经典作品以及但他在音乐史上的丰功伟绩却毋庸置疑。


-END-


长按识别二维码

获得您的私人购书顾问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