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首页>设施资讯>这部唯美又发人深思的钢琴动画,所有琴童及父母都应该看看
内容
这部唯美又发人深思的钢琴动画,所有琴童及父母都应该看看


授转自|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


今天分享的这部电影《钢琴之森》由漫画家一色真人创作的一部励志漫画改编而成。故事充满了温情与感动,是一部适合大人和孩子一起观看的作品。

 

适影范围:4岁以上孩子及成人



环顾身边小孩,几乎个个都会弹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钢琴就成了好多家庭的必修课。千寻快满五岁时,我也不能免俗地成了一位琴童妈妈,本就忙碌的生活中又添了份工作——陪练。


有时我会想,怎么就让她学钢琴了呢?去年准备选乐器时,我明明琢磨着避开钢琴的……原因很简单,人人都学钢琴,钢琴还有什么特色呢,倒不如让孩子学个冷门,黑管巴松葫芦丝什么的。


结果,无意插柳柳成荫。某个周末,带千寻去一家艺术学校上声乐试听课,隔壁就是琴房,上完试听课的小朋友,不知怎么就溜进了琴房,对钢琴表现出了莫名热情,自我沉醉在乱七八糟的音符中,拽走时还恋恋不舍。回家路上,很坚决地跟我说:“妈妈,我要学钢琴!”当时我心里第一反应,竟然是咯噔一声。


或许,正是这“咯噔一声”带来的低期望值,在孩子学钢琴这件事上,我一直保持了比较好的心态。既然选了它,咱们就认认真真地学,但学到什么程度、什么标准,取得什么成就,不必强求。


这样的心态,十分利于维系琴童家庭的和谐,学琴这几个月来,我家一直保持了云淡风轻、谈笑有加的陪练氛围。不过,长路漫漫,能不能继续和谐下去,我也不敢打包票。


为了坚定“学琴只为音乐本身”的信念,我找到若干年前看过的一部动画片《钢琴之森》,在上周的家庭电影夜,和千寻一起,重温了一次。


讲音乐的电影很多,但如千寻这般大的小朋友根本就看不懂。难得有一部动画片,既富有艺术底蕴,又有孩子能看懂的故事情节,还有引发琴童家长深思的主题意蕴。


而且,片中为体现“天才钢琴少年”的设定,特意邀请了世界级的钢琴家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亲自担当主要钢琴演奏。在一个多小时的动画中,汇集了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名家的经典曲目,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次绝佳的音乐熏陶。



修平,是出生在音乐世家的孩子,因为外婆生病从东京转学到乡下,站在新学校的教室,面对陌生的同学做自我介绍时,修平说:“我从4岁起练习钢琴,我的梦想是成为钢琴家。”自豪地说要成为钢琴家的修平,其实只是一直活在“父亲是伟大音乐家”的阴影里,他不喜欢钢琴,却不得不辛苦练习。



海,出生贫穷,经常逃学,是个看起来有点邋遢又很有个性的调皮少年。修平因为新转来被欺负时,海挺身而出,两人从此相识。


如果说钢琴对于修平来说是一起长大、不得不在一起的搭档,对于海来说,钢琴就是最为知心的伙伴。

每个晚上,海都会从窗户偷偷翻出,跑进一片森林里。当他坐在森林深处的钢琴面前,整个人都改变了。


月光温柔地照亮林中空地,海轻闭着双眼,微笑扬起手,飞快地移动着灵巧的手指,沉醉在音乐的世界里。



从没受过正统钢琴训练的海,弹奏的音乐,完全是经由流泻的月光和幽美的森林浸淫得来的,这音乐仿佛就是由森林奏响的。


海和修平成为朋友之后,带修平到森林看自己弹琴。


修平—这个著名钢琴家的儿子,从小就接受良好的钢琴训练,第一次听到海的演奏,也不由自主地抚住心口,震撼不已,除了对音乐的震撼以外,还有一个事实,就是多年练琴的他,却根本无法奏响这架钢琴。

仿佛是被钢琴选中了一般,只有海可以奏响它,让人觉得钢琴也有生命,也会选择主宰它的人。


“有生命的钢琴”,这个设定有如童话一般。但《钢琴之森》没有过多渲染这种幻想色彩,钢琴原本属于修平和海的音乐老师阿宇野。


阿宇野曾是一位著名的钢琴家,有着令人望尘莫及的天赋,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一次车祸之后,他的手永远都与钢琴无缘了。褪去光环的阿宇野,不得不学着过普通人的生活。


“多想再听一次那样的音乐……”阿宇野在森林中跌跌撞撞寻找,他的钢琴,还在那里,只是这原本属于他的钢琴就像抛弃了他一般,无法奏响了。



于是,当阿宇野老师发现自学自弹的海竟然能够奏响这架钢琴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优秀的修平,转而选择教授桀骜不驯的海。


这里的暗喻很有意思,森林里挑剔的钢琴,既不属于消沉的阿宇野老师,也不属于没有真心热爱的修平,却偏偏青睐拿它当一架玩具的海。


也许,这便是音乐的真谛,音乐,不该是父母的期望,荣誉或者金钱,它只是演奏者真实自我的表达。


片中那首两位主角都弹奏的作品——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10也隐喻了导演的思想,莫扎特这首曲子创作于1778年,此时莫扎特的身份仍是一名卑微的宫廷乐师,是渴望自由的精神使他摆脱了大主教的束缚。由于时代的局限,莫扎特最终死于饥寒交迫之中,K310也成了他挣脱生命束缚、追求自我的代表作之一。



一个是立志成为钢琴家的小学5年级学生修平,一个是没有人教也会弹钢琴的天才男孩海。两个被钢琴选中的少年注定在这个夏天相遇,注定在全日本学生钢琴大赛相遇。


“我和他不属于同一类人”,修平这样想着,刻苦练习准备参加钢琴大赛。而讨厌管束的海也被推荐参加这次大赛。


我要和你放手一搏,修平对海说。可就像阿字野老师说的那样,有些东西是不能比较的。投入的爱和感情会使音乐富有生命,即使弹别人的乐谱也会变成“属于我的钢琴”。



两个男孩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有着微妙的情感变化,他们彼此不同,也正因为不同欣赏着彼此,友谊没有因为比赛而疏远,反而更加深刻。


一天,修平对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从小我就被父母安排要学钢琴,为了钢琴,我牺牲了很多,也怨恨过,为什么我要出生在钢琴家的家里?你知道么,一直以来,钢琴就是我的敌人。”


因为是被迫的,修平在完整领略到音乐的美,与钢琴建立心灵的交流之前,就踏上了音乐旅途,尽管他完美地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了,但他的灵魂却在抗拒着钢琴。


修平悲哀地发现,他可以做到技术上的无懈可击,然而因为缺乏对音乐从心底的欣赏与敬畏,他演奏出的音乐永远不具有海那样摄人心魄的力量。


最后的大赛,到底谁赢了,是海还是修平?


海抬头一个个数着名字,嘴里念着“37号,37号”。看到31号的修平,看到了33号的誉子,一直到四十几号那些完全陌生的名字,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号数。不是全场起立鼓掌吗,不是大家都喊着“再来一首”吗?为什么偏偏没有我的名字。


因为,海弹奏的不是比赛指定的,莫扎特第八钢琴奏鸣曲K310。


那么,修平赢了吗?知道结果的修平却一点赢的感觉都没有。修平弹得很好,没有一点错误,堪称完美,但当他在观众席上听到海的演奏时,他就认定自己输了。

 


海坐上琴凳的时候,演奏的确实是指定的乐曲,莫扎特的K310。但当他弹到一半,忽然意识到这是一种模仿,模仿别人的演奏技巧,不是海“自己的钢琴”。


于是,海扯掉领带,踢掉了脚上本来就不够正式的球鞋,他的心回到了森林,就像在森林里演奏自己的钢琴那样,弹奏起他常常在月光下独自享受的旋律。所以他输了。因为没有遵守规定。


但在修平眼里,海赢了,因为他做到了,回归音乐的本质。



海由于不按规则演奏没能进入复赛,而借老师之口导演却说出了极具反思性的台词:“我对一之濑海做了可怜的事,他的钢琴是得不到名次的。比赛不应该拘泥于国家,标准,尺度,但很遗憾这些都是游戏的规则。”


这段话让我思索良久。


有多少琴童的家长,初衷只是让孩子体会音乐的美好,然而,又有多少人在不知不觉中,迈入社会的游戏规则里,慢慢遗忘了初心。当钢琴成了装点门面的虚荣,又或是追逐名利的工具,孩子便失去了对音乐的美好感受,练琴成了要逃避的噩梦。


在漫画版《钢琴之森》里,有个副标题:The perfect world of KAI,对海来说,森林里的钢琴就是他的世界,他躺在钢琴那漆黑如镜的身体上入睡,就像在所爱的人的怀抱里一样,他弹奏它,是一种交流。


普通孩子或许达不到这样境界,但它至少表明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音乐,还是纯粹点好。


作者介绍

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我们是一群行走在中美两地,一边带娃一边思考怎么带好娃的家长。分享地道的美式教育理念和实践,和超级靠谱的国内育儿经验攻略。


推荐阅读

  • 相信了太多流行的谬误,父母的焦虑多半是自找的

  • 用这个方法,即使五音不全的爸妈,也能给娃音乐启蒙

  • “妈妈,人生一定要比赛吗?”这本绘本给出最动人的答案!




Usborne经典时间科普神书、最牛分级读物牛津树兰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让孩子在英语阅读中自然浸润吧!

更多推荐
友情链接